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特聘
自得知期末有针对道学班的体检后,又是三个月过去。今天是1722年1月1日,本学期最后一个月,这个月中旬就要放寒假,约摸着体检也就在这两周里了。修行还是按部就班地做着功课,没有一丝一毫惊喜,道学课则学了一些有关生灵界的粗浅知识,还被编成口诀要求背诵,并进行简单的推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弄成题让你去计算。今天是周六,道学班加课,没等庞鑫给一旁的聂远说上话,邹春华老师就急匆匆从外面进来,招呼大家去门口排队,说是有个体检,让大家抓紧时间去隔壁检查。
跟着队伍来到隔壁教室,里面座椅被重新摆成一个体检房间的模样,一半的空间被清空,教室后半部分排了一排桌子,坐着几个医生样子的人,他们面前放了几样小玩意。大略扫了一眼,前面的应该是要抽血化验之类的常规体检,最后一个人面前放着一个黑色头带,而且感知中这人有修为在身,应该是修士独有的检测手段了。念及于此,庞鑫暗暗捏了个法门,将一身修为隐去,那人看上去有三十许岁,但修为也就是个不入流的小修士,估计就比聂远和于子豪强点,也是九重天境界的修士,神念应该还没开天眼看不出庞鑫的虚实。提到这个,就多说一句,神念也有“五感”,但须得进行相关修炼才能开启五感,获得视听嗅味触这五感,进而才能像庞鑫这样使用神念观察他人,像聂远的神念就未经锻炼,她虽然能在修行时调动神念但那也就是极限了,既不能离体也不能观察,甚至被旁人用神念探察也不知道,当然这些人里绝对不包括庞鑫,以她的水平只要不是神念敏锐到一定程度,都察觉不出她的探查。体检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庞鑫抽过血,做完常规检测后来到那人面前,也不说话递给他一个疑问的眼神,那人便示意庞鑫戴上头戴并坐好,闭上双眼,放空大脑,什么都不要想。如是静坐片刻,就听见那人告知结束的声音,张开眼见到的是检测者略带惊讶的神情,随后庞鑫就摘下缝着神冥石的头带并礼貌告退。神冥石是一种对神念有反应的石头,可用来检测神念的强弱,是过去测试资质根骨的常用手段。这就没错了,这是真正的修士检测,或许过几天就能开始接触这个时代的修行了。
期待的搓搓手。
不出意外,第二天晚上,也就是星期天晚间,舅舅接到学校的电话,被告知说你家俩孩子有极佳道学天赋,符合地方的培养标准,具体细节请明天来学校面谈云云。请注意,你家两个孩子,赵桥也通过体检了。说实话赵桥的资质不算优秀,从修行的角度看也就中人资质,不高不低,实属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放到过去去个小门小派兴许能混上仙途的程度,也不知以他的资质踏上修行路究竟是福是祸。至于说庞鑫帮他修行,这就没必要了,在庞鑫看来赵桥这个年纪才开始接触修行,加上舅舅家的家境,他基本没戏了,还是好好学习当个普通人,成家立业的好。
说些实在的,修行难道就是一卷功法,一车资源的事吗?就算是,庞鑫现在连自己的修行资粮都没有,谈何帮助赵桥。修行上庞鑫是过来人,虽未修成不朽大道但也算个先行者,庞鑫多年来见过太多人和事,对一些人来说踏上修行路也不见得是好事。在她眼中修行是个清苦的差事,但在旁人眼中修行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的无形无相,不可理解之事,这样的差别就导致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修行,而且就算勉强修行也不得要领,难成大道。与其在不适合的事情上蹉跎一生,困顿不前,何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
在庞鑫的记忆力有这样一人,东山贾氏是南方修行界的望族,家有一子,名钰,自小聪明伶俐,三五岁便识文断字,当时被全家惊为天人,举族之力悉心培养。其祖乃天仙修为的有道之士,循循善诱,三两下就将钰引上修行路,钰对修行痴迷不已,因着资源充足的便利进境神速,那时在南边隐有新一代修士魁首之象,连着贾家也跟着更进一步,声誉日隆。但好景不长,贾钰到了地仙境界后修行缓慢,平日里勤修不辍,未曾怠慢功课,其本人与家人绞尽脑汁也不知何故,数年后被同龄者赶上,再后来泯然众人矣。听说多年后在外与人斗法,技不如人当场殒命。这事儿庞鑫记忆犹新,因为那位贾家老祖正是庞鑫故识,早年拜访时曾见过贾钰,还当众夸赞一番,不曾想后来连命都丢了。提起这事,自然是要说修行之艰难,其难远超旁人想象,也许是贾钰倒霉的缘故,但在庞鑫那个时候,像贾钰这般天赋异禀的天才没几年就会冒出一两个,可是到头来能跟庞鑫比肩的人也就不过三两个,就算算上天仙修为的后进新秀又有几人敢言大道。天下俊杰何其多,但庞鑫却能对天仙修为的人大都叫得上姓名,这是何等残酷。贾钰这等人数不胜数,他们天资好,家境好,修行有领路人,平时也不用为生活忧愁,一心一意去修行,可到头来却在某一境界止步不前,运气差的如贾钰更是身死道消,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人说修行靠毅力,只要不放弃终能得道。庞鑫觉得这话不实,修行是天才们靠毅力方能有望做好的事。因此对于赵桥,起初得知他对道学感兴趣庞鑫也并无促成其修行的想法,世间的路有那么多,何必非要选一条对自己来说荆棘密布的险路呢。现在赵桥机缘巧合踏上修行路,庞鑫也不会去劝他放弃,一切都是他的造化,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福祸相依,乾坤未定,且看着罢。虽然在庞鑫看来,人生无常的意思是好的不灵坏的特灵。
所以饶了一大圈,最终庞鑫决定对新手上路的哥哥不管不顾,无情啊。其实庞鑫也不是真的冷血无情,只是从她的角度看,赵桥的资质就那么点,去修行也是徒劳无功,不如干点别的,至于去帮赵桥那就更别提了,她自己修行都勉勉强强,哪有精力照顾赵桥,等日后修为有成再说吧。但这其实就有点不近人情了,想与不像和能与不能是两件事,再说她自己天天“不成大道终是空”的叫唤着,回头到人家赵桥这儿就说适不适合的事了,不适合就空了,典型双标狗行为,说到底她压根就没考虑赵桥的感受和选择,只是单纯的从自己的认知去判断这事能不能成,或者说其实她没拿赵桥当回事,如果这事的当事人是舅妈,她大概会直接去考虑给舅妈推荐什么功法了。说到底,在庞鑫的世界里,目前只有舅妈是有血有肉,有颜色的人,其他的都是黑白色的背景,无需关注的NPC,现在可能舅舅和赵桥能有点颜色,但也还差得远的样子。红尘俗世里的人人事事可是最容易消磨修士精力的祸首,若要修行有成莫要多沾。
星期一早上,一家四口驱车来到学校,在门口打了个电话,不久就被邹春华老师请了进去,来到一间大教室里,此时这里已经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大概能有十多家四十来人,随后又来了两家后,邹春华老师关上门,开始了说明。大致是说在座的各位学生都符合地方培养道学人才的特殊条例,根据规定国家将会把此类特殊人才特聘为预备公职人员,并接受培养,日后也会安排职务,不过一旦接受特聘一切都要服从国家安排,而且无论是培养还是日后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保密条例不能透露具体情况,现在请各位家长和同学做出选择,是否接受特聘。在座的大部分都一脸茫然,短暂的寂静后就是哄吵的讨论声,有人在跟家人磋商研究,有人找到邹春华老师询问具体细节,但都被邹春华用一句”不知具体情节,我也只是代为传达,请尽快作出选择”给挡了回去,最后有家长表示不能接受这种不明不白的招聘,必须要知道详情,而且家长们有知情权,不然不能决定是否接受特聘。面对着少数几个情绪确实激动,但多数都在静观事态发展的家长们,邹春华一边打开教室门,一边郑重其事地说道,
各位家长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若决定接受特聘请找我报名,如不就请回吧,一会还要上课,请不要浪费时间。
见邹春华不似玩笑的正经样子,一众家长面面相觑。就在这时庞鑫突然对舅舅舅妈说,舅舅舅妈,我一定要报名,我十分喜欢道学,请务必让我接受这次特聘。庞鑫语气斩钉截铁,目光坚定不移地望着舅舅,一时间舅舅竟被庞鑫气势所慑说不出话来,直到听见一旁舅妈小声说,这事有危险不能莽撞,这才回过神来。庞鑫已有所准备,若实在不成那就只能用点手段了,有点对不住舅舅舅妈,不过事急从权,但到时赵桥小朋友你就好好念书吧。不过出乎庞鑫预料的是,舅舅竟然同意了,而且是连赵桥都加上了,只听舅舅对舅妈说,这事我有点信儿,对孩子们来说是件好事,如果孩子愿意就同意吧,回头我跟你细说。转过头就郑重的询问一边两位小朋友要不要专研道学,道学很苦很累,还有危险之类的,说得声色俱厉,但显然毫无用处。最终教室里一共十三位小朋友,十二个家庭,没有一家放弃,均都选择接受特聘。之后邹春华老师又说了两句没营养的场面话,就开始讲起特殊道学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首先是要转学到指定学校,新学校为寄宿制,每周可以周末回家两天,其次很多事情都要保密,一旦泄露一定追责,再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事,无需赘述。其实就是通知一声,听邹春华老师的意思,很多事情国家都包办了,根本不需要操心,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时间是这周三上午九点,学校门口集合,有专车接送至新学校。
开完会邹老师直接就让学生和家长们回家去准备周三的入校事宜,在回家的路上舅妈忍不住询问起来,舅舅解释说,他之前在庞鑫和赵桥入选道学班的时候就托人查了有关道学班的事,那人正好问到一个家中孩子就是往届道学班学生的朋友,他说他家孩子就是机缘巧合进入道学班后接受特聘的,现在在燕京大学当教授研究道学,他家孩子当时特聘的时候也是这样神神秘秘的,但他那界学生一个出事的都没有,反而都发展不错,不是进入重要部门任职,就是被留在大学当教授,没有一个掉了地的,可以说进入道学班的学生都被国家安排了工作,而且是那种地位很高待遇不错的工作。因此,舅舅刚才才直接同意了特聘,而且看其他家长的反应估计之前就有所了解,不然不会最后都同意特聘,那两个情绪激动的家长估计当时也是被有危险这句话给刺激到了,不然也不会有追问邹老师那一幕。听到舅舅的解释,舅妈这才放下担心,缓了一会儿,又开始为自家的两个孩子高兴起来,言说晚上要做顿好吃的,舅舅却说晚上直接出去吃,找个大馆子庆祝一下。就这样,一家人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回到家里,舅舅还要上班就直接往公司去了,剩下的三人,赵桥在客厅又蹦又跳兀自高兴,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庞鑫则跟着舅妈开始准备,刚才开会要求带的个人物品,其实也没让带什么,当时邹老师就说把书带着就行,其他日用品学校都会准备。但舅妈可不放心,挑来挑去,几乎要把家都装里了。这也很正常,两个孩子大的才小学四年级,小的就二年级,现在就要去寄宿学校独立生活,换做哪个家长也不会放心。欣慰的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很让人放心,现在舅妈反而更担心四年级的赵桥同学。晚上舅舅回来后,一家人去了小渔船饭店吃了顿海鲜,席间舅舅又详细说了他之前打听到的消息,听的舅妈一脸欣慰,毕竟还有什么能比自家孩子日后有出息更令父母高兴的呢。
一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周三如期而至。被舅舅舅妈送上大客车时,赵桥也不再闹腾,他趴在窗边静静的望着车窗下对着他和庞鑫还在唠唠叨叨嘱咐事情的舅妈却不说话,庞鑫很了解赵桥,他这会应该是舍不得舅妈不想走了,却又挨不住道学课的诱惑,正在难受的纠结着,不过他的纠结很快就结束了,车开了。望着大客车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转角,舅妈心里空落落的,一旁的舅舅上来握住她的手安慰说,
孩子们早晚要长大的,今天不走以后也会走,早点走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不过你要实在难受,那咱俩再要一个。
舅妈锤了他一下,回答说,
就你聪明,大后天就回来了,我难受什么,就是有点担心,小桥从小没离开过咱俩怕他不适应,再说鑫鑫到底是个女孩儿,平时再懂事,我也担心她呀。
这时却听舅舅说,
鑫鑫你就放一百个心吧,也许是受早年那些事的影响,那孩子很成熟,有时候我都感觉她像个大人,而不是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有那功夫多担心一下你的宝贝儿子吧。
舅妈闻言也是心有同感,却故意说道,
我看你就是偏心眼,你儿子能有什么事。
夫妻二人有说有笑的开车回家去了。
车子开出学校老远,转了一个弯,就在看不见学校了,庞鑫也回神观察起以后的同学们了,一年级的没有,年龄最小的就是二年级的三人,庞鑫,聂远,于子豪,其余的都是高年级的大朋友了,环顾一圈,除了聂于二人,车上还有三人有修为在身,一个是不大点的小萝莉,很小一只,长得挺可爱的,观其修为大概是刚刚能接触生灵界的程度,与庞鑫相当,另一人是个看起来在这里年纪颇大的男孩,高高瘦瘦的,眼睛炯炯有神,神念强壮,气血充盈,修为要比聂远还强出些许,至于最后一个则是个长相阳光俊朗的帅正太,年龄介于高瘦男孩和聂远之间,修为也仿佛,此时正在跟邻座的聂远唠的正欢,里的较远,车上也比较吵闹,也听不清他俩在说些什么。
观察完毕,庞鑫不禁长叹一口闷气,这一车上拉了四个小天才,这叫她情何以堪,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