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异象五 (1 / 2)
公元1915年,文明纪元7915年,瑞士,伯尔尼
夜很深了,处处都是一片寂静。楼下的路灯已经坏了很长时间了,忽明忽暗,不停地短路,发出一阵阵令人心烦意乱的“嗤嗤”声。
二楼的灯已经从傍晚一直亮到了子夜,仿佛与黑夜对峙般丝毫不妥协,本来昏黄的白炽灯光在色厉内荏的黑暗中却如同一座灯塔般明亮,极为耀目。
在这盏方圆几公里的唯一的孤灯下伏案疾书的人大约三十岁左右年纪,在这个并不很苍老的年纪,他的鬓边却已出现了几绺白发,眼角也早早地出现了几条浅壑。他梳着中分的发型,身上披了一件大衣,丝毫不理会从窗外散逸进来的深秋的寒气。他的眼里虽然已经满是疲惫,却一直存留着一股近乎偏执的固执。他写完最后一组等式,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疲倦地看了看一旁早已冰冷的咖啡,没有多想,将之端起来一饮而尽。
咖啡的凉意从口腔扩散到了全身,他打了个寒战,站起身来。
这个时间,妻子应该已经睡着了。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卧室的门,侧耳听了听,在黑暗中,他听到了妻子和女儿均匀而细密的呼吸声。也是,都这个时间了,他还在期望些什么吗?
去年,他由于自己出色的学术成就,由伯尔尼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之后,专利局更是为他拨了一所房子,房子坐落在一片靠近郊区的湖边,还有一片小小的树林,他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在他感觉精力不支的情况下,有两种东西总能给他最大的慰藉。
一样是自然,一样是音乐。
现在,他比往常的任何时候都要渴望这两样东西。
钟面上褪色的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秒针呼哧带喘地在钟面上一圈又一圈地曳行,与钟摆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简谐般的呼应。伯尔尼的这个深夜在这个时代还依然是死气沉沉的,人们经过了一天的奔波,没有理由还要保持可悲的清醒。
他走回自己的房间,走到墙角,抽出了一把破旧的小提琴。然后他将琴包进了大衣里,将大衣紧紧地裹在身上,转身走出了房子。
今天晚上没有月亮,这让他很是遗憾了一番,有月亮的夜晚才是更能让人放松的。
他沿着湖畔走出了一段距离,向四周张望了半晌,确定没人后,便从大衣中取出小提琴,将琴弓架在弦上,就这么安宫引徵地拉了起来。
平心而论,他拉的其实并不十分出色,但他就是喜欢这种美妙的乐器,喜欢这种能使他放松的音色。年少时,他甚至可以一拉琴就是几个小时,连腿都站麻了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一切。但是今天,他却怎么也没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
当他又一次奏出一个刺耳的不和谐音后,他终于停了下来,放下了架琴的手。
他没办法让自己不思考,尤其是在当他面对着一个如此具有吸引力的课题时。同时的学者中几乎人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成就。洛伦兹早已断定了塞曼效应是由原子中负电子的振动引起的,虽然他比自己大了不少,但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确实让人眼红,还有那么多新的后辈们。。。海森堡、奥本海默、薛定谔。。。他感觉到了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