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李泌家的良心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李泌家的良心 (1 / 4)
        李泌说的他们,就是那些王侯将相、世家权贵们。他们的田地很多,租种他们田地的农户就多。其他的地主,比如说李泌他家这种,住在长安城中无法回乡间种地,也只好把田地租给别人种。

        还有其他把田地租出去的人家,比如说那些家中人口较多,口分田和永业田也就多,自家种不过来,也会租出去一部分田地。

        至于主家与租户对收成的分成比例,大多是约定俗成的五五分成。

        可这五五分成和五五分成不一样。如果是租种的李泌家这样的人家,那就是实打实的五五分成,也就是说,收获了十斗谷子,李泌家和租户是平分的。

        而租种那些家中田地较多,只是平民百姓人家的田地,这五五分成就不是这样了。同样收获十斗谷子,地主家和租户可能每家只能得四斗谷子。至于那两斗谷子去了哪里,那就要说这大唐对子民的待遇问题了。

        那就是什么人该缴税,什么人可以免税。

        大唐有规定,如果你是有爵位的贵族,或者是有品秩的官员,有军功的军人,家中的永业田是不用纳税的。其他的人,只要名下有土地都要纳税。

        李泌家不用纳税,是因为李承修有一个从六品的散官身份,虽无实职,也不用缴税。

        先前那些盗墓贼主动提出六四分成,李承修虽觉得有异,却没深究,还以为那些人是不肯沾自己身份的光。

        直到李泌告诉他那些人弄不好是盗墓的后,他才明白这六四分成不是那些人不肯沾光,而是另有蹊跷。

        不过,这只是特例而已。

        而其他那些权贵们就没有李泌家这般善良,肯实打实的五五分成。他们与租种田地的农户之间的五五分成,却是先拿出相当于赋税的一部分,然后再把剩余的收成来个五五分成。

        他们的理由是,免税是大唐给自家的待遇,你怎么能沾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