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英烈亭(求推荐求投资)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英烈亭(求推荐求投资) (2 / 4)
        既然亭子已经建好,下一步就是题写牌匾和撰写记事碑文一事。撰写那位英烈生前的英雄事迹和修建此亭的过程并不难,难的是“英烈亭”三字该由谁来写。

        书院中字写的好的人很多,且不论李承修、老先生、王维这等书法功底深厚的先生,就是学子中也有颜真卿、许远这样的佼佼者。就是李泌,那一手“颜筋柳骨”现在也是有模有样了。

        李承修觉得,写这三个字的人应该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先是找了裴旻,裴旻先是说了句“不敢班门弄斧”,又说了句“那将士只是众多战死的将士中的一员,我好像连他的名字也没有记住”。

        看着一脸羞愧的裴旻,李承修就想着战死的将士千千万万,这做将军的记不住每一个人的名字倒也正常,就说了句“既然没记住,就当是无名吧”。

        李泌知道此事后,面色肃然,对着父亲说道:“那碑就叫无名英烈碑,碑文上写上这样一句话,为大唐开疆辟土,抵抗侵略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李承修说了一声“善”。

        碑文是由李承修亲自撰写的。再经过书院所有先生们的润色,那碑文就是相当的肃严大气。上面除了李泌说的那句话,还有诸如“铁甲铮铮,马革裹尸”的话。还有武明娘添加的“阿耶阿娘盼子归,不见鸿雁捎书来”的话。

        总之,碑文中豪情和柔情并列,事迹与生平同存,让每一个看了碑文的人都心生对大唐将士的敬意。

        碑文最后写道,建亭记及撰文撰写者,青上书院众先生学子也。

        这意思就是建造英烈亭和立碑这件事,是书院所有先生和学子们合作的结果。

        李承修原本不想这样写,可李泌坚持这样写。他的理由是,这件事书院上上下下的人都出力了,就该这样写。

        这理由很充足,也就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当然,除了李承修以外。

        作为书院的院长,李承修原本想把这件事揽到自己一个人的身上来。

        因为作为一名帝国的前官员,现在的待诏之身,他清楚的知道,为无名英烈建亭立碑是大唐开国第一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