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物件的前世今生
在人生的旅程中,对过往工作生活,各有各的怀念,各有各的看重。对我而言,文化生活领域的两件物品,承载了我的人生走向,书写了寻常却不一样的人生。
70年代初高中毕业,时隔两年我便参加工作,直到2010年退休。一路走来,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看似波澜不惊,但不失春意涌动。
高中阶段学习之余,加入到了学校誉写资料三人小组,借助钢板、蜡纸、铁笔,以仿宋体的刻写,练就了一种技能,并在日后的乡镇会议文件资料的义务誉写中派上用场。
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九个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厂级主要领导的考察,被录用到办公室岗位。至此,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八年后的工作调动,延续着文秘工作又一个八年,期间,《生产简报》的创刊,伴随我十多年。油印机这款老物件与我“结识”的岁月,充分施展了它的功能,蕴含着太多的情感。钢板、铁笔、蜡纸、油墨相得益彰,承载着丰富的经验,厚重的经历,为我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张八开版面的《生产简报》,篇幅有限,内容精炼。它是企业信息源的传递纽带,曾得到县工业局、经贸委以及县直党委等主要领导的一致赞赏和认同。因而,我一名普通的办公室主任在县工业战线声名鹊起。上级单位不时因重要会议的筹备工作,总要临时抽调我加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局党委曾向我伸出橄榄枝,终因企业主要领导的厚爱,未能成行。这也成为人生的一大缺憾。时至今日,每每忆及,仍不失一种荣光。
在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刻,我首先想到的是,天津产油印机老物件的去留。出于情感上的寄托,我在征求厂级领导的同意之后,将这一老物件带回了家中,并把它擦拭装饰置放在书房显眼处。
而“海燕”牌收音机老物件,同样闪烁和弘扬出人生的主旋律。思想意识形态的启蒙更显得那样的重要,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品”和精神支柱。时时给人以道路的引领和无穷力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思想文化领域的熏陶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直都在。
购置于80年代的上海产“海燕”牌收音机,是我前两年整理老家书柜时,再次与它会面,出于不舍得的意念,试着通上电源,转动开关和调频,它居然重新给人以清晰的播报声,可谓知我、懂我也!于是,将它带回县城小区,与油印机沟通交流,又显得似曾相识,倾诉衷肠。
每当老友新朋光临我的书房,两款相拥相伴的老物件,总会吸引客人好奇的目光。
虽然那段时光过去了,但两款老物件的影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一些流在血液里、印在骨子里的痕迹是不会轻易抹掉的,每当目光所及总会闪烁出异样的光亮。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