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倾其一生只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
研究者之外的另一重身份则是教育家,从1945年起,她以一方讲台,传浩翰的中华古典诗词至今已七十多年,不仅在海外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门下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少成了大师级人物。
丈夫已经故去,她独自一人生活,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不小心滑倒摔断了锁骨,才请了一位保姆,白天不在家里,定时来家里做饭和保洁。她的午饭仅一碗米、一个芹1莱、蚕豆、彩椒和番茄汤而已。
环顾她的居所,那样简洁一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她对于生活的选择匪夷所思,她为什么这么做,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9月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听南开大学中华古典研究所所长96岁的叶嘉莹先生给同学们上的开学第一课。
叶嘉莹先生说她有一个心愿,她最希望做的一件情就是要把中华传统的吟诵留给后人。她说,原来我们的诗词是吟诵的,吟诵惯了字从音出,字从韵出,诗自己就会跑出来,这个就是做诗。但现在吟诵的习惯断绝了。叶先生说:“我就教大家吟诗要把它传下去“
“弱德之美”缘起何处,叶先生便带大家欣赏了她心目中清朝最好的一首词,朱彝尊的《桂殿秋》的人生哲里
小簟轻衾各自寒。
叶嘉莹说,对于自己感情的节制,一种约束,一种品德,一种忍耐承受就是弱德之美。
她2018年,叶嘉莹在94岁寿诞之前宣布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予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3560万元的慷慨背后,是她对中国古典文化近一个世纪的痴心持守。
年少丧母,去国离乡,女儿及女婿双双车祸身亡…一生命运多舛,却没有妨碍她活成一首清丽脱俗的诗,
叶先生说过:“我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思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一粒莲子留下来。”
南开学子特别设置了“致敬弱德之美”叶嘉莹主题展,展出叶先生诗词手稿及历史影像资料。校园里还举行了以叶嘉莹为主题的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的展映仪式
一任流年似水东
莲花凋处孕莲蓬
天池若有人相诗
何懼扶摇九柔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