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竹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乡的竹林
  童年最难忘的记忆,是故乡的竹林。

  地处太行山南麓的焦作市博爱县是华北最大的人工竹林区,素有“小江南”之称。许良镇下水磨村原有竹林约百万平方米,为博爱之最。近两公里长的一条主街由东头到西头各有一弯常年奔流的河水贯穿村子南北。

  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长长方方的竹园像块块碧玉撒落在村子内外,或列阵于河渠或街道两旁,或簇拥于房前屋后,或护卫在村头巷尾,整个村子隐没在黛青色竹海里。

  仲春四月,细密的雨声中,青青的竹林里,迎来了勃勃生机的出笋时节。那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应着春雷的呼唤,一株株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不顾身的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像鸡雏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在一个瞬间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

  每年的谷雨、芒种时节,是竹子拔节时刻,尤其在夜间寂静时分,就有幼笋“咯嘣咯嘣”声,不时响在耳畔,给人以向上窜之感。数十天后,笋叶脱落,枝梢舒展,嫩叶渐长,这个时期走进生机勃发,绿意荡漾的竹林,望着一株株幼笋,“半月升高数尺,一月长成大竹,三年就成战士”。竹子的生命就是这么旺盛,这么迅猛。尤其是斑竹,当你抚摸着青青的,粗壮的竹竿上的新鲜粉霜,抬头仰望着直指青天高入云端的竹梢时,你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骨节凌云”、“寸心春晖”。然而老竹和新竹有着大人和新生儿般的亲和。

  如果拿一株斑竹和一棵树相比,要长到同样高度,树需要六十年的话,斑竹只需要六十天。它们是广袤大地上青葱的植被和自然产物,是大地母亲赐予“小江南”的丰厚资源。

  在竹乡农村,随处可见的竹床、竹席、竹沙发、竹书架、竹屏风、竹风门;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竹担、竹篓、各式各样的竹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竹梯、江河里的竹筏,还有农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扙、竹扇、书桌上的竹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甚至于八十年代固定电视接收信号装置使用的竹杆子,哪一样不是竹子的奉献。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其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又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深入研究了中国自然和人文科学之后,甚至认为东亚文明乃“竹子文明”。有道是“无竹不成园,有竹皆为景”。我国南北一些著名园林,像苏州的西园,留园,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紫竹园,皆是有很多竹子的。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亦多是极喜欢竹子的

  “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竹大师,诗人郑板桥,就是著名的“竹痴”,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一片片竹林,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味的野菊花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息的河水一起,和故乡人家飘不散的饮烟一起,在那房前屋后,村南村北,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快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和守望。“小江南”的竹林,带给人们不但是无可阻挡的自然力量和生命力的启迪,而且蕴含着勇于进取、乐观向上的能量。

  我在想,竹子作为传统工艺原料是淡出了故乡人的视线,但是竹子讨人喜爱的品质与人们喜爱竹子的情趣是不会改变的。竹林在故乡人的心中是永恒的眷恋。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