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启元(5)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四十章 启元(5) (2 / 4)
        当然,生产最多的还是旧式活门步枪和燧发枪。

        旧式活门步枪生产约五十四万支,燧发枪五十一万支。新式活门步枪十二万余支,转**一万六千余支,霰弹枪三万余支,栓动步枪十四万余,半自动步枪十一万余支

        其中燧发枪主要用于出口和装备武装移民,约十万支活门步枪用于出售给忽喇、波兹津与**诸国。

        此外六年生产火炮与次级火炮四万七千多门,超过半数以上用于装备海军,海军武装船,海军补给舰,以及民间商船,三分之一用于陆军装备,四分之一用于岸防火炮,其他用于对外销售获取出口收入。

        菰洲(非洲)专属贸易虽然不向民间公开,但内阁是知道的,每年菰洲专属收入刨除成本开销,黄金得有五万七千多两,白银倒是不多,约三十一万两。

        非洲主要需求的商品是铁器、布匹、食品、畜力、马匹、陶器、瓷器、油脂、蜡烛,至于丝绸、茶叶、鞋子、袜子之类的东西他们根本没这个需求,而且价格还贵。

        尤其是鞋子袜子,他们都光脚,对穿鞋子、袜子根本没概念,所以你把这些东西卖给他们,他们根本就不要。

        另外通过这些年的贸易也发现,非洲人特别喜欢酒,欧洲人就以高价把欧洲的酒类卖到西非谋取暴利。

        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沈云卿专门指示腊婆大量酿酒,专门把腊婆的糯米酒、白酒,本土的白酒、啤酒、红酒、威士忌大量运往非洲销售,生意不要太好。

        同时为了更好经营非洲,朝廷一边进行专属航运贸易,一边通过贸易,鼓励当地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并提供给当地种子、农具、猪仔、鸡鸭苗,传授他们种植、养殖技术。

        由于蜀黍生性热情奔放,为了增加他们的农业积极性,朝廷以商品换农业商品为条件,鼓励他们发展农业,然后用农产品换取他们需要的商品。

        这样一来,通过商品交换刺激当地蜀黍发展农业,岐帝国输出商品,就在无形中在非洲东海岸、南海岸建立起了农业供应带,并以岐民移民村为核心,传播农业技术,开辟市场码头,输入货币和文明理念。

        十年二十年后,东非、南非沿海都将是农业区,港口和人口城镇将迅速发展起来。

        虽然不指望他们能走上正轨,但至少让这种贸易变得可持续。

        而且等到三五年后,当地农业有所发展,可以再发展当地的香料、辛香料、木材、棉花、采矿业的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