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八十二章 针锋相对(1) (1 / 5)
之前被俘的船长交代过,洛伦萨本土的人口有两千四百多万,当时沈云卿曾经怀疑过这个数字。
因为他很清楚,西方目前还没有农业化,受到气候影响,整个欧洲只能种一季的小麦,小麦的亩产只有岐帝国二十年前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伊比利半岛又是一个多丘陵,平原破碎地区,所以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因此只有一种解释,他们已经得到了土豆,或者马铃薯两种高产农作物,否则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欧洲受到气候影响,在二十世纪之前,农业产出根本不足以自己自足,都依赖殖民地的贸易和地中海粮食进口,因为欧洲直到十九世纪末,都没有实现农业化。
欧洲的农业化,其实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拖拉机出现后才实现的农业化,因为拖拉机实现了规模种植和收割。
同时受到同期欧洲医疗匮乏,和瘟疫流行,欧洲人口的死亡率奇高。
因此欧洲要繁殖人口,就只能对外输出移民,满世界的扩张殖民,他们本土增加的人口才能存活。
同时南美和中美洲的土豆、红薯和玉米的发现和传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洲粮食产能的不足。
所以十九世纪是欧洲人口的一个分水岭,土豆十七世纪传入欧洲之后,经过十八世纪的传播,在十九世纪基本普及,这个时期欧洲人口迅速增加。
沈云卿听到洛伦萨本土有两千四百万人口,第一反应就是欧洲一定从南美弄回了土豆、马铃薯和玉米,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口,比整个河南道的人口还多。
如果能用一千两百条人命换三船土豆、马铃薯、玉米植株,绝对是天下最划算的买卖。
岐帝国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也有高纬度苦寒地区,一旦引入土豆、马铃薯和玉米,粮食产能将成爆发式增长,同时寒带地区也能进行大量的移民,不用再为粮食而发愁。
沙俄之所以能在迅速扩张,就是因为土豆战略,引发了沙俄人口爆发,从一个县城,发展成十九世纪中期的庞然大物。
不过土豆和马铃薯也有弊端,就是不耐贮藏,只能解决应季吃饭的问题。
不过这没关系,土豆、马铃薯产能极高,一亩土豆能顶十亩水稻,十五亩以上的小麦。
这意味着从土豆上节省下来的口粮,可以用来储备,或者让土地种植经济农作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