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二章 阿塔依宫 (1 / 3)
途径清真寺时,沈云卿特别留意了清真寺前的广场,聚集着大量的信众在做礼拜,这个点上是当地午拜的时间,但没有统一的时间,因为没有计时工具,因此做礼拜并不像近现代掐的那么准,需要一天做五次礼拜。
眼下乌兹曼的教规只规定一天两次礼拜,一次是午拜,一次是晚拜。
午拜的时间定义也很宽,日落黄昏之前,都算是午拜,但绝对不能在黄昏的时候做午拜,因为那个时候太阳西落,纵然你不是面向西面做礼拜,但是绝对禁止在这个时间点上做礼拜。
晚拜必须是天黑之后,一般而言是午夜之前,三更半夜做礼拜通常被认为神志不清和不诚心,也不被允许做礼拜。
由于没有计时工具,所以礼拜的时间比较宽泛,否则这个点上街道上绝对是看不见这么多人的,一定都在做礼拜。
巨大的清真寺让人印象深刻,洁白的墙壁,巨大的圆形尖顶,无不彰显宗教在当地的影响力。
王宫在清真寺以北,距离清真寺直线距离目测六百多米,在一个轴线上,站在王宫的阳台上,就能直面清真寺巨大的穹顶,无疑非常便于伊萨德做礼拜,也凸显出宗教在当地的影响力。
使团驻地安排在王宫以西的“阿塔依宫”,使团抵达王宫后将一分为二,海陆师与朝廷官吏将马匹、骆驼、货物押往阿塔依宫宫入驻,沈云卿继续前往皇宫,千牛卫将在宫外警戒。
阿塔依宫虽然是宫殿,但功能却是交易市场,阿塔依是所在的街道,之前是当地一个管制供应市场,是四十多年前收复达马格后,为了便于城市恢复和经济运转,组织的起来的国有交易市场,用于恢复首都地区战后经济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战时经济下的管制和国有措施。
老伊萨德登基后,战争趋于收尾,进一步将阿塔依建设成商品市场,为此在阿塔依市场建造了阿塔依宫,后来又在阿塔依宫设立了竞价市场,开始财政和经济改革。
老伊萨德经济财政改革的核心就是商品利益最大化,竞价其实类似于一种期货形势,是期货出现之前通过竞价方式,反应商品供需和价格关系的一种经济工具。
但多数时期都是牟利工具,进而随着大航海和西方殖民的开始,有了早期全球化供应链条,竞价已经不能满足和反应商品供求和价格价值波动的关系,进而出现了竞价的升级产物——期货
但是无论竞价还是期货,对于乌兹曼的社会、经济、政治形态而言有很多弊端。
首先是竞价和期货一定要有自己的资源筹码。
比如说开设丝绸期货,你的国内或者国外控制的产地,首先至少得有些桑蚕种植养殖生产,无论产能多少,至少得有一点,以及国内消费需求市场,如果你没有丝绸的生产,只有需求消费市场,你将丧失对丝绸价格的进口价格干预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