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四章 去碰巧 (3 / 5)
七宝堂成衣铺是神都里为数不多两百年多年的老字号,血缘关系上,这代老板和第一代老板不是一个姓,是不断招女婿不断换姓延续到的今天。
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除了手艺确实过人,专给达官贵人做衣服之外,最大的秘诀就是会紧随潮流,一旦抓住了潮流,做衣服的人自然就多了。
甭看古代人似乎永远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华夏右衽,其实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服饰变迁特点,即便是一个朝代,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服饰特点,甚至一个天子任期较长,服装样式都能发生很大改变。
如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期,大量胡人汉化,大量汉人胡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服饰全面易服,频率密度之大,达到空前未有地步。
中国古代的服饰潮流,很大程度上和皇家有密切关系,因为几乎所有新建王朝,开国之初都会设计定型本朝的服饰标准,然后公告天下,让大家都按这个样子来,所以皇室和朝廷永远是引领古代潮流的先锋。
七宝堂就是为数不多能把握住时代潮流的百年老店,七宝堂的七宝包括帽、衣、裤、衫、鞋、袜、手套。
其实沈云卿看中七宝堂的倒不是他们的衣服,论做工、技术、精美、用料,七宝堂肯定要比六局差一些,但是七宝堂的帽子和手套是一绝。
为适应日后热兵器作战,朝廷两年前开始重新设计岐军戎装,其中就有冬季军帽和手套。
除了工部现在使用的机械工帆布手套,当下手套大多是无指手套,宫中的六局倒是做一些有指手套,但是工艺太精致复杂,只适合定做,不适合批量生产。
沈云卿遂即开始全城招标冬季防寒有指皮手套,最终是七宝堂拿出的方案能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并且通过了最后的各项测试。
岐军的冬季军帽大体采用了**帽的款式,但做了稍微调整,尽可能和当下的服饰更加匹配。
七宝堂的财东姓葛,名恭,今年三十刚出头,娶了个很漂亮的媳妇,二人都是家传的裁缝,手艺都很精湛,铺子的生意很是兴隆。
两年前还只是一层楼,四间店面的传统铺子,如今已经是三层楼的木质建筑,雇佣了超过三十个的裁缝,用着十五台缝纫机,是为数不多用上缝纫机的私人成衣铺。
除了城中的这家总号,葛恭在伊川县还有一个专门生产各种手套的作坊,生产朝廷的订单,生意不可谓不火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