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八章 草料王 (3 / 4)
之前苜蓿草的种植、栽培和选育工作早在隆元十五年,就在兰陵和海通进行,当时主要进行栽培和扩大种群面积,提供牛马的放养饲料,隆元二十三年开始派遣人员系统化繁育。
兰陵苜蓿草的培育以高亩产、抗病、抗倒伏为主,海通搞的苜蓿草以高适应性为主,培育成功之后开始在北方和关外推广。
苜蓿草的蛋白和能量含量比多数的草被植物都高,是近现代喂养牲畜的重要草料,同时配合豆粕等精饲料喂养家畜。
但是种苜蓿草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冬天怎办,南方的问题还不大,但是北方到了冬天,牛羊就必须在积雪里自己找被大雪掩埋的草皮,这样的放牧经济并不稳定,牛羊在冬天都靠老天爷眷顾,保障很不稳定,所以需要草料储备。
但草料场的草料大都是给马匹准备的,当下的劳动力还没富裕到给数百万上千万牛羊也准备草料的地步,所以牧民放牧就有不确定性,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现牛羊饿死,更别说冻死。
这也是忽喇为什么叛乱的原因,就是因为最近连续三十多年的气候异常,暴雪和干旱轮流上阵折腾。
夏天干旱,冬天给你来暴雪,人尚且受不了,畜生哪里吃得消,不群死群伤才怪。这就是放牧经济的劣势,没有储备。
而农耕文明相较于采集渔猎和游牧,最大的优势是相对稳定,因为有了“仓储”这个稳定器,能让社会渡过灾难期。
当然,也不是万能的,万一碰上持续上百年的小冰期,那就是持续上百年的洪涝、干旱交替,再强大,再清廉的王朝也吃不消。
所以农耕文明巅峰之后就是工业文明最稳定,因为工业化、现代化出现了水库和系统化水利建设,能人工调控水力资源,缓解旱情,于是进入过工业化后,人类社会的吃饭生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当然,如果碰上世界大战这种作死的情况,那就另当别论了。
苜蓿草推广之后,朝廷陆续开始试点实验牛羊草料的储备模式。
之所以是试点,因为牛羊草料的储备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收益,朝廷就是亏损的。因为牛羊不是马匹,没有牛羊人可以照过,国防也不会受到影响,牛羊死光了只要有马匹,就有骑兵,因此只能先试点。
而且储备草料仍然需要解决收割效率的问题,所以沈云卿在畜力收割车基础之上,研发了畜力割草车。同时改进了收割车,让之前只能割的收割车,现在可以给秸秆用铅丝打捆,草料也能打捆,这就方便了搬运和打谷工作。
而且畜力割草车的效率是畜力收割车的两倍,因为种地需要有规律的一行一行种,行距需要间隙,而种苜蓿草,就没那么多的要求。完全可以高密度用耧车种,耧车种过之后,再随便撒一些,等到长出来后一亩地里密密麻麻都是苜蓿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