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六章 经济阵痛 (4 / 5)
纵观明、清两朝,经济最大的失败就是贵金属币制失败,贵金属成为明、清两朝主流货币,铜钱逐步失宠,其实就是主权货币的丧失。
当你的货币都来自国外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货币自主权可言。
而明清两朝的问题,始终是基础民生产品与人口增长、阶级矛盾、土地分配不均的矛盾。
人口增长而农业亩产低,带来人均占有农业产出降低,同时地主、官僚、财阀团地的占地圈地、压榨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分配不均和农业产出分配不均问题,最终导致物价高企,通货膨胀严重。
加之后期战争频繁,内政失调,天灾人祸不断,加剧了货币和物产供应矛盾,导致铜钱体系崩溃,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增加贵金属流入,解决财政问题。但问题并没解决,相反是饮鸩止渴。
货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物质,有价值的商品使用价值,当商品总量减少,再多的货币也会通货膨胀。
而且中国自古都不是黄金白银的出产大国,这就意味着一旦铜钱处于弱势,国外流入的黄金白银就成了控制国家财政的抓手,而朝廷却没有通过制造黄金白银的调控能力,调控国内货币,只能从国外引入,最终导致丧失自己的主权货币,损害铜钱在国内的货币地位。
沈云卿意在通过逐步推动币制改革,让朝廷财政重归铜币主导体系,同时削弱贵金属在社会流通的地位,让贵金属成为储备硬通货,而不是流通硬通货,逐渐完成铜钱货币的主权地位,同时为日后推出纸币做准备。
如果没有铜钱的主权地位,纸币的推行就只能与贵金属挂钩,但贵金属无法被制造,同时又稀缺,直接发行纸币会摧毁现在的经济体系,所以必须重新夺回铜币主权。
这是沈云卿的大战略,反应到当下,就是持有新币的既得利益集团,与没有新币的既得利益团体之间的商业战争。
通过依附朝廷的既得利益团体,消灭和兼并其他利益团体,大量的贵金属就会流向依附朝廷的利益团体,届时朝廷再逐步采取经济政策,把他们的贵金属兑出来,这要比朝廷与全天下的财阀、富商直接对决方便的多。
同时随着新币日后发行量增加,可以通过金戋寺扶持一些新的商人和资本,尤其是工业资本,那个时候贵金属问题基本得到控制,新崛起的这些新币资本,又会成为朝廷用来打击旧利益集团的抓手。
良药苦口利于病,长痛不如短痛,推行改革哪有没有阵痛的道理,总有人会被淹没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只要对国家有利,对老百姓有利,这种阵痛就是一剂良药。
周晟火急火燎的上火闹心,无非是这次新币风波伤及到他的一些触角,他一直想以高彭贵为抓手,把金陵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金陵鸡飞狗跳一塌糊涂,周晟肯定着急。
“新币风波暂不会停,少说得有两三年才会见底,有我在,你可以放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