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二章 议和起征程(2) (1 / 5)
司马炼是薛伯充的亲信,同州的军刺史,也就是武官出任的刺史,薛伯充不在,他的职务最高。
军刺史的官阶与上州刺史相当,都是从三品,介于禁军将军的三品和中郎将之间,以便于政务、防务统筹协调,是岐帝国的特殊制度。
所有边关六品以上的主官多数由武官担任,同时限制少数归化和汉化的少数游牧民族出任重要边防职务,这就杜绝了安禄山和努尔哈赤这种狗咬主人情况的发生。
因此军刺史制度,是岐帝国多年来没有发生重特大边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军刺史制度也让边镇将领权限过大,造成薛伯充这等边疆军阀的出现。
同时岐帝国以禁军为体系,分化军队派系的制度,又抑制了边镇军阀对内地的伸手,户部独立的财政体系,遏制了边镇军阀的经济能力,从而让这种现象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至少目前还是可控的。
但如果国内情况恶化,社会发生动乱,那就很难说不会发生吴三桂这种情况。
所以制度这套东西,永远没有万能的一套,只有不同时代采取不同合适的制度才行,不能一套制度从出身用到老死,完全一点不改革,不变通,彻底僵化。
沈云卿向司马炼传达了女帝圣旨,但当晚与司马炼再次密谈,将女帝另一道圣旨转给他。
看完密旨,司马炼大惑不解:
“陛下既已派遣御史中丞郭萧逸出使,为何还要另派邱继匡、李义清前往?”
“司马将军镇边多年,应该知道忽喇的情况,此番是朝廷主动议和,因此势必要破费一大笔财货。然郭萧逸这些个文官,却异想天开,自恃薛大将军在西辽取胜,本王在腊婆戡乱,就能藉此文功武吓吓退忽喇,好少掏一些钱款搪塞忽喇。
实则不然,忽喇根本不惧我朝我朝威胁,而此番又是我朝主动提和,底气不足,忽喇势必狮子大开口,因此郭萧逸此去一定是一事无成。而且可能到不了汗帐,就可能被忽喇迎头痛击杀害使者。
有鉴于形势险恶,只能继续派遣邱继匡与李义清为使,继续议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