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三章 形势严峻(19) (1 / 5)
不是单纯的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的混合经营问题,而是皇权制、朝廷制、国有制、私有制的问题。
皇权制是以帝王一人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朝廷制是以官僚集团为利益的分配,国有制是以国家公有形式的资源分配,私有制是以私人资产形式的资源分配。
沈云卿说的为了国家利益,为了老百姓谋福利,前者在帝王看来国家包括了皇帝、皇室、官僚和天下这四个概念,而非近代意义的国家概念。
为了老百姓谋福利,那就是收买人心,而全国上下只有以皇帝名义的收买人心才是合法行为。
所以古代没有国家利益的明确概念,所以每当遭遇外部挫折,帝王总是在个人、皇室、朝廷和天下之前,优先选择牺牲天下利益,也就是广大老百姓和部分富人的利益,而且这块利益基数大,往往可供消耗的量很多。
如两宋不断地称臣纳贡,对外丧权辱国,本质上是宋朝皇帝拿天下的利益去换取自己的安稳。
再如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好”,更是以牺牲天下老百姓福祉,买列强的一时安宁,但真能买的来安宁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沈云卿提出国家利益概念,在女帝看来,就是将皇权利益、皇室利益、朝廷官僚利益,天下利益捆绑在一起,要在四个鸡蛋上搞平衡,根本不现实。
尽管不看好假大空的理念,但女帝看好收买人心的策略,她说:
“朕也考虑多日,金戋寺开禁确有必要,但开禁之后,当如何经营,海郡王可有考虑。”
“在当年金戋寺方略之上略作改动即可,虽然过去六七年间金戋寺未能遵循当初设想经营,留下诸多弊端,但也确实收获了其他好处,因此此番开禁,效果当比之初收获更丰。”
“朕相信海郡王的这本账不会算错,邀集天下财阀之事,爱卿先拟方略予朕过目,若可,从速办理。”
“是,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替朕宣怀王、莱王进殿。”
“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