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形势严峻(14)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八章 形势严峻(14) (1 / 5)
        二月初七,沈云卿在万料厂调整生产,主要调整增加无烟火药生产,同时吩咐林毅贤会同兵部军器监和轩禾书院机械科,设计一种反骑兵地雷。

        这是一种非杀伤性地雷,不以聚能装药和破片杀伤人员为主,而是以发射三角铁,杀伤马蹄为主要原理。

        眼下弹簧有了,基础的冲压技术经过多年积累,已经能冲压罐体,只要生产雷酸汞,制造出雷管,就能制造地雷。

        但产能跟不上,钢铁产能是一方面,弹簧还没完全实现工业化生产,还停留在小规模生产层面,轧钢、薄板技术还没有,所需的金属薄板无法满足。

        此外不可能在长达几万公里的边境线上都布上地雷,既不可能短时之内也做不到,其实花十年,也办不到。

        更重要的是埋雷容易,排雷困难,地雷埋下了,日后起出来很麻烦,对人是个巨大的威胁。

        总体上可行性不大,有鉴于此,沈云卿考虑制造一种低成本的反骑兵地雷。

        在机枪出现之前,即便是步枪密集队形开枪,也没让骑兵彻底退出战争,骑兵的没落,还是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之后,自动武器主宰战场,骑兵的优势基本丧失。

        当前要克制骑兵,最好的办法是用骑兵反制骑兵,但要求数量上不能差太大,或者用质量弥补。

        眼下岐军骑兵数量远不敌腊婆,质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没有压倒性优势,腊婆骑兵的数量却能绝对碾压岐军骑兵,质量的微弱优势就此荡然无存。

        此外也能密集步兵长杆兵器结阵,辅助车辆充当障碍,对付骑兵,但较为被动,风险也大。

        再次就只能被动防御,如建设长城,利用地形建造关隘要塞,发动民力挖掘壕沟、地洞,引入水源阻隔通道,改变局部地形地貌。

        但工程建设耗时费力,而且需要准备周期,缺乏灵活性。因此用劲以上措施后,人类又发明了一种灵活机动的反制措施,这就是三角铁。

        三角铁是一种四个角的蒺藜,说是大一号的铁蒺藜也不差,不论三角铁怎么着地,始终有一个尖刺朝天。三角铁最早由中国人发面,然后泛滥到全世界。

        三角铁对付骑兵主要的作用是扎烂马蹄,其实也不是扎烂,而是通过扎穿马蹄角质层,扎入马蹄肌肉细胞组织,让马匹感到剧烈疼痛,这就好比瞬间把你的指甲用老虎钳给拔了,那个疼是钻心的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