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宽大处理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宽大处理 (1 / 6)
        思来想去,薛伯充开始倾向于一起合资。

        “倘若合力,为父当拿出多少钱财合适?”

        “这不好说,得看各方最终拿出多少,而且这本就是圈套,倘若不让陛下做大,那各家就必须多拿,但陛下一人拿出巨财,各家便得拿出更多,可拿的多,各家手中钱资便少,而陛下无论拿多少,国库每年都拨,而且内司府不知从何时开始,弄来大量水晶琉璃与珍珠,简直难以计数,故而出钱多少难有定数。”

        “若是如此,得尽快摸清怀王与安国公,另外民间也是一大变数,如不能占有一席之地,日后恐十分被动。”

        “可若是让民间多出钱资,岂不还是让陛下渔翁得利,依孩儿看,陛下新立朝廷钱庄就是个祸害,现在除了陛下,各方都进退两难。”

        薛仲安的分析不无道理,无论出钱多少,如果皇帝始终掌握最大话语权,最终的结果都是皇帝拿着指挥棒,下边跟着调调走。而且如果尽可能稀释皇帝的话语权,仍然无济于事。

        主要皇亲国戚的财富是有限的,大头在民间财阀,所以要平衡皇帝的话语权,就只有让民间多参股,且不说民间的积极性有多少,真要民间多出钱,这些钱还不是听皇帝调遣,不一样上套,所以还是薛仲安说得对,皇帝开银行,就是个祸害,压根就不该有。

        所以沈云卿的计策很厉害,在户部垮的当口上成立合资银行,让各方势力都使不上劲,让你们看着干着急,愣是没办法。

        就在大局将定之时,沈云卿、王柬与朱公成、杨思茅等人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谈判,杨思茅的要求全赦无罪,杀虞童,罢免灌县、泰县县令,对死伤屯垦乡民进行抚恤补偿。

        按说这些条件都无可厚非,至少在现代,都是在正常不过的条件。但眼下,君权制下,这就有些狮子大开口了,谈判一开始就没谈拢。

        之后的交涉也不顺利,沈云卿提出各退一步,朝廷杀虞童,罢免灌县、泰县县令,对死伤的盐工和屯垦乡民抚恤补偿,但杨思茅、朱公成等人得接受公审,杨思茅也不同意,事情到此进入了僵局。

        “刁民就是刁民,便不该由着他们。”

        汪晨贵恼火不已,沈云卿心平气和说:

        “现在是朝廷理亏,不想事态恶化,杨思茅所提一应之事都是正当合理之诉求,朝廷在民间早已言而无信,要朱公成、杨思茅束手就擒,倘若朝廷反复,他们岂非白白送死。”

        “哼,依本观看,你沈云卿就是想替他们脱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