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庒县风波续(14) (2 / 5)
就好比反恐,越反越恐,为啥啊,不就是剿灭了土匪,今后还能在这里折腾吗,还能继续勒索讹诈全世界吗,不能。
所以反恐反恐越反越恐,没借口没利益,反恐国是慈善家?满世界搞福利?**首脑闲着蛋疼,没钱还搭命的工作你来干。当真是高举大旗,号召全世界建立天堂乌托邦幸福美满世界呢。
所以,农民起义暴起之初,首先面临的是粮草、人心、军械,粮草往往还不是最要命的。
但凡是农民起义,肯定是奔着官仓去,所以最开始粮食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如何把人心聚起来,谁说话算数,然后怎么武装。
由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对起义的认知,对国家层面的认识,起义农民十之八九死在第一波,因为他们从最开始的反抗暴政,多数都容易单纯的沦为抢劫杀人的乌合之众。
最后幸存的一小波,既有起义军成分结构的适应性,也有头目的歪打正着,此外还要一点点的运气,碰上一些狗头军师。
想当初刘邦和朱元璋起义,运气就很好,刘邦遇上了萧何,朱元璋碰到了岳父大人,更重要的是远离朝廷统治核心地带,周边的山头比你都大,你低调做人,一定活的比别人都长。
所以农民起义后的最佳方针是先看家底,尤其是装备,没这东西你起义就是找死。
然后再看苗头,周围有无炮灰响应,如果有,那你就找根据地自己管自己,让他们去扩张,你走朱元璋的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韬光养晦
待等朝廷发兵来剿,你也发育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朝廷第一波力道跟其他叛军死磕,两败俱伤,你再去收地盘。
同时利用韬光养晦的阶段,把人心理顺了,权力抓紧了,生产搞起来,有了这三样法宝,扩张起来不要太快。
现在海通民变发展之迅速,盐工还没有构成威胁,这其中就一定发生了其他异变,否则屯垦的的乡民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其他县城。
想到这里,沈云卿又问付正瑞:
“乱民围城后,可有提出要求。”
“有,要朝廷将你释放,严惩县令虞童与炉户,另外,不能追究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