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预防针 (5 / 5)
现在说散就散,断人财路,与断人生路有何两样。而且朝廷拿我们的地,养村里的人,江淮的情况汪大人您也清楚,十年九涝,地种的再多,也没熬盐来钱快。
这可不是几百几千人,是几十万口,十万盐户,都回去种地,收成不及以往,遭个天灾人祸,谁来管。看看淮河两岸的灾民,至今连个窝棚都没有。
咱手下的盐工要是都散了,岂不是让人家心寒。”
“就是,盐工本就不容易,现在都赶回去种地,收成还不如熬盐,谁能去干亏本的事。”
“说的有道理,晒盐就是祸害人的生意,不能干。”
“熬盐熬了上千年,每年养活了几十万口人,现在说改就改,收成还大不如前,谁能去干,此法不成。”
反对声不绝于耳,汪晨贵声色全无,待盐商接连表明态度,汪晨贵不温不火说:
“汪某虽是节度使,但也是江淮道的父母官儿,诸位的心情,汪某都能理解。不过汪某还是想说,朝廷虽然推广晒盐,但并未禁止煮盐,故而各地煮盐还可继续。而且盐价现在已经恢复至两百文以上,说明朝廷还是顾及诸位的。
但沿海的十几万盐工,至今未能恢复产盐,一直这么拖着,盐产提不上来,朝廷还要养着,继续这么耗着,总不是回事吧。万财东,您是江淮最大的盐商,这件事总得有个说法吧。”
“汪大人,盐工迟迟未能复产,非是我等有意而为,实则是五年前盐仓被洪泛毁之后,至今未能建成,而最近三间年两淮决堤不断,洪水频发,本应建造盐仓之地,现如今被粮仓与灾民所占,实在是熬出来的盐没处囤放,不得不暂缓熬盐。
倘若熬出的盐没地方搁,遇上雨水甚至洪涝,一年的收成可就都完了。”
万志清的说法很具压力,把球踢给了盐铁使孔叙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