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预防针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预防针 (2 / 5)
        “几日后朝廷公文便到,今日是向诸位通个消息,诸位不妨回去后代为告知各县乡邻,但凡有意者从速,晚了可就不一定赶的上了。”

        “怎么,水泥授许还有名额?”

        “有没有本官并不清楚,但诸位都是做的白盐生意,几时见过盐也能敞开了卖了。而且据本官所知,今年伊始,江南水泥授许已大为减少,江南能有三万两财力者尚且凤毛麟角,江淮地区,诸位心中应该比本官清楚。”

        沈云卿当初把门槛定在三万两,意在保护白银资产三万两以下的,三万两以下的基本上都是几千两,一两万的都很少,呈现严重的量级分化。

        一旦突破三万两这个门槛,会迅速发展成五万两奔上,所以三万两是市场的元气底线。

        如果定在八万两,首先不能把三万到八万两之间的奸商拉进来,其二是八万两一张的许可证,会让市场难以迅速饱和,致使水泥价格飙升,反而刺激三万两以下的商人组团购买许可。

        而白银资产在三万至八万之间的个体,往往已经成为地方上的独立实体。

        因为当下白银主要来源,是中上等商品的交易,要活的白银,一定需要大量的产业和金融缓解,才能获得经金银贵金属。

        因此家中白银资产超过三万的,其还还有更为丰厚的铜钱资产,有着更为庞大的经济产业和链条,商场关系更复杂,不会轻易和他人联手开办一个这么大本钱的生意。

        诸如刘岩镜这个量级的商人,在兰陵有沈云卿,在秀州有蔡生廉,他如果挪八万白银去开十年才能回本的生意,他断然不回去干。

        因为一旦他的大额贵金属投入短期内无法回收的领域,也意味着手头银根的短缺乃至枯竭,就有可能被更大的富商打个措手不及。

        同时江淮道的盐商,更偏爱铜钱和土地,一则是江淮的经济市场环境决定了白银流通少,二则是盐产业以铜钱交易为主,铜钱流通量大。

        三则是盐商手中的铜钱太多,形成产业磁性效应,导致江南以以白银为中心,江淮以铜钱为中心的两台钱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