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举起杀头刀 (1 / 6)
王曦照将告示贴出后的第三天,海通各县立马有了反应。
倒不是应征的盐户踊跃报名反响如何强烈,而是各县县令强烈反对此种作法。
原因是各县公田所剩无多,无力安置六七万的盐工,要求王曦照撤回。王曦照以年前皇帝颁诏,安置盐工为由,拒不撤回,于是各县县令就跟王曦照杠上了。
而与此同时,消息迅速传到了江淮道道府,江淮道节度使兼杨州刺史汪晨贵耳中。
汪晨贵本来是不急的,安置盐工和推行盐政都是户部的烂摊子,但盐铁使孔叙曾,合着扬州城里的盐商们坐不住了。
这天夜里,江淮盐铁使孔叙曾赶到汪晨贵府邸商议海通之事:
“汪大人,王曦照在海通罔顾民意倒行逆施,汪大人作为一道节度使,缘何视若无睹。”
孔叙曾质问道,汪晨贵不温不火说:
“去年陛下连颁两道圣旨,责成本官与地方尽速恢复盐产,安置盐工,王曦照奉旨办差,难道要本官忤逆陛下旨意,去参王曦照不成。”
“可陛下不也让大人恢复盐产,重整江淮盐政,现如今王曦照遣散盐工,如此岂非危及江山社稷,动摇国本!”
“孔大人,此话危言耸听了吧。如今秀州、钱塘晒盐之法大获成功,江淮各地加以效法便可,如何能动摇国本。况且说秀州、钱塘晒盐后盐价依然如此,赚的比以前更多,缴税也更多,难道朝廷多赚了钱款,也危及江山社稷?这是何道理。”
“汪大人啊,这可是几十万的盐户,江淮道上哪里还有公田可供安置盐工,那可是几百万亩地呀。汪大人作为本道节度使,当为百姓着想啊。”
“那按孔大人的意思,陛下的旨意就可以置若罔闻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