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割机 (3 / 5)
木匠永远是一个时代的脊梁,无论什么工种,其最早可追述的原型都是木匠。
沈云卿展示了畜力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设想。设计之初,他想的很简单,一天少说收二三十亩,才能赶得上耧车播种的面积。
实际按图制成样品后的测算数据,还不到八亩,这还是无障碍,无缝衔接的模拟数据,实际的田间作业,情况可能还要低。但哪怕只有五亩每天,那也比人工劳动力强。
“此物果然精妙,若是能造出广为使用,天下百姓将无忧亦。”
张祥很乐观,纯粹是建立在纸面数据上的乐观,所以沈云卿说:
“张大人,现在还言之过早,且不说实物尚未造出,这收割机需得耗铁,绝非普通百姓所能买得起。
其二,每天日收几亩,仍旧太少,日后还有待改进。其三,工部若要大量制造,怕是以现在工部的机械,难以广造。需得改进,制造铁制机械,方能降低制造价格,广造收割机。”
“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只是制造铁质机械靡费铁材甚多,怕是不好办呐。”
去年沈云卿曾去工部机械司参观过,设计畜力收割机之初,正是基于工部机械司的制造能力,尽可能避免金属切削加工的结构,采用人力锻打、青铜切削、钻孔件,因为青铜用淬火钢做刀具切削,还是能加工的。
如果用钢,当下只能用人工用凿子凿,用锉刀锉,那未免太劳命伤财,且成本高,效率低。
工部的机械设备基本具备了车、铣两种切削设备,但停留在是木制结构的层面,刨、磨、钻、插还以手工作业完成,仅能用于加工木材和铜件。
钢件能加工,但效率低,代价大,即便有切削刀具,也会因为钢件的切削阻力更大,而导致扭力增大,让木质机械设备打滑。
要提高收割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改善生产设备,但这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尤其是人才培养的积累过程,钢铁产能也很重要,一时半会急不来。
敲定了收割机一事,张祥令人取来了乌兹曼火枪使用的火棒和燃油样品,还有一根拆解的卷管,以供沈云卿研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