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粱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粱 (4 / 5)
        “过几个月你就知道了,另外派人去岭西和羁縻,哪里有种粮食叫高粱米,速派人去买来高粱种,越多越好。记住,此种粮食有三种,一种为甜高粱,一种为糯高粱,还有一种粳高粱,记住,多买粳高粱,少买甜高粱和糯高粱。”

        顾温闻所未闻,想了许久也没弄明白什么是高粱。

        “少爷,这高粱是什么粮食?”

        “一种像大黄米,但壳是红色的粮食,速差人去岭南、羁縻两道购买,越多越好。”

        高粱原产自非洲,经由海上贸易,最先进入印度,后经由印度,在宋朝中晚期进入中原地区,宋朝之前,仅在现在的贵州、云南一带有种植。

        高粱的特性是适应性强,喜温,产量可观,对水资源的要求比麦低。

        早年水稻适应性差,而西南地区土地贫瘠,水稻亩产低,引进高粱后,在不减少水田的情况下,能在其他不能种植水稻的土地上种植高粱,以此来弥补粮食产量的缺口。

        贵州出茅台,正因为当地最早种高粱。

        沈云卿此前一直没有注意到高粱这个问题,直到今年去神都,被砍一刀,皇帝赐了一坛御酒,闻得酒香大不同于江南糯米酿制的白酒,询问之下才知道是羁縻道进贡的御酒,用的是高粱。

        羁縻道,是如今的广西、贵州、云南以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羁縻”最早的本意是放任自流,出处就在“羁縻道”,意思就是说,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自治管理,但西南仍然是中原的主权领土。

        眼下高粱在中原地区没有种植,因为高粱的吃口太差,高粱面的品质又不如麦粉,亩产并不比小麦高多少。

        而且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在时下人眼里,那里还是蛮荒之地,肯定出不了什么好东西,所以蛮夷的吃的东西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加之地处偏远,交通落后,大批的高粱其实根本运出不来,当地也没那么多的高粱可供销售,甚至还指望着交趾的稻米,改善生活。

        但高粱却是耐中低度盐碱的粮食作物,在两淮盐碱不是很重的地区大量种植高粱,有利于增加有效耕地和粮食产量。至少真到饿极的时候,哪管什么口感,先填饱肚子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