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不做沈万三 (4 / 6)
朝廷控制的很严,不可能大量获取,主要的矿区仍然在北方,因为北方是中原的核心地区,人口密集开发也最早,当地的矿藏利用比南方高得多。
其次是天然碱有军事用途,修筑城墙所需的石灰泥土拌料,需要大量火碱,皮革的熟制需要大量火碱,尤其是牛皮铠甲,对火碱需求很大,为抑制地方私制铠甲,火碱的工艺受到严格限制。
其三,二氧化硅主要原料是石英,沈云卿的石英是从秀州沙滩让人弄来的沙子,沙滩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可以冶炼二氧化硅,但纯度不够高,需要反复提纯冶炼。
其四,大量高纯的石英矿藏需要寻找,火碱虽然可以化学反应制取,但需要简单的工艺设备生产,还涉及到违法。
最后,一旦玻璃能大量生产,闹得天下皆知,价格很快会下跌。
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国内可以生产,从此对外的贸易需求彻底断绝,从而节省一大笔开支,不准还能出口增加对外贸顺差,这也是周晟所希望的结果。
既然周晟提出此事,沈云卿倒是开始考虑生产玻璃,如果朝廷缺钱厉害,玻璃又能换钱,周晟是必要全力推动生产,提供方便。
所以沈云卿的一盆冷水,非但没有浇灭周晟的希望,相反待他离开后,周晟、周雪琳与张祥、全衡二人聚在烛光下“密谋”起来:
“殿下,臣看那沈云卿不像托大,否则如此众多水晶杯,绝非偶然。且宫中所见水晶杯皆厚如拇指,而沈云卿这水晶杯薄如棉布,绝非是信口开河。”
“张大人言之有理。”周晟肯定道,接着又说:“若是能令其广炼水晶杯,朝廷不仅每年能省下下大笔金银,还能贩至天下各地广获金银,实乃无往不利。”
这时周雪琳接话说:
“可我见他并不乐意,而且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此前天下无人知晓水晶可炼,故而如此昂贵,日后今世人皆知,价格势必一路走低。”
“小妹言之有理,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沈云卿的不乐意是发自内心的,他从没想过替别人打工,却要分享自己的成果,一旦跟皇室沾边,为了换取经济特权,势必要在经济利益上有所让步。
但这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代人的关系,可以在患难中得到巩固和紧密,为子孙获得权利的荫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