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为了把他的这本小说继续写下去 (4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为了把他的这本小说继续写下去 (4 / 10)
        曹老师是受过一定苦难的作家,他的写作离不开人生的磨难,当然并不是只是叫苦,同样可以写得优雅一些。

        曹老师的《草房子》,写到了一个杜小康的故事,他是一个秃子,能对这样一个儿童给予关注,这可见作家的大情怀,是爱每一个人的。

        李潘读这一段故事的时候,读着读着,泪水就要掉了下来,曹老师也是眼泪水涌出来,这说明作家就是些情感丰富的易感动的人,不是这样的人当不了作家的。

        曹老师能把他少年时经历的故事写成一本又一本的小说,他的父亲,连他自己都成了他书中的人物,作者本人,问他自己:还能记得多少小时候的事情?还能记得多少小学同学的事情?还有父母亲、老师的故事?而曹老师为什么能记得?他是读了很多书之后,才能发现生活中之美的人和事,不读书是发现不了的生活美的人和事的,是读书增加了人的想象力。为什么同样经历同样的生活,或说比曹老师的生活不要丰富的人,却写不出一本小说来他却能写出来了,主原原因是因为他读了很多书。

        曹老师还认为读书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读书才能真正获得一个人真正的人权。

        曹老师和本人,并没有见过面,却在电视上常见面,听了他很多文学方面的讲座,怎么他讲的话,本人一听就产生共鸣,就能给很多创作的方面的思路打开,应向这位作家曹老师致敬!

        还有一位作家沈从文老师,《人生的脚印》的作者曾读过沈从文老师的一些散文,他认为人类的幸福是一种感觉,他写了生活中几十件事情,都是从感觉入手,视听触味嗅等。

        本人在写作的时候,一时因大脑灵感断路一般,无意之中读到了沈从文一篇散文《爱与美》,里面有一段话,重新把本作者的思路打开。凡知道用各种感觉去捕捉住此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中即终生不灭。屈原,曹植,李煌,曹雪芹,便是将这种光影用文字组成篇章,保留的比较完整的几个人;这些人写成的作品,虽各不相同,所得启示必古今如一,即被美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是也。

        大海感到读沈从文老师上面的文字,让他对于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一时断开的思路又一下子接通了。

        以上这些文字,让作者受到了一种创作上的激励,让他的屁股一定能坐得下去,让他的心绝对安静下来去写。区文化馆李馆长,在他当馆长的时候,馆里的人包含曲艺队员如果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求他帮助,他总是肯帮助的。

        大海起初的时候,千方百计来到了区文化馆,成了一名曲艺队员。

        李馆长搞文化活动中心工程改造的时候,并不是看好的是大海音乐方面怎么样,而还是看好的大海是一个劳动力,搞活动中心施工的那一段时间,大海每天都投入在干各种体力劳动上面,扛水泥,磨水晶石地面等。

        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以后,承包给馆里一位文化干部手上,大海在他手上干各种杂事,他和那个老板之间以往有些私人矛盾,老板想尽一切办法给他制造障碍,常骂无法进耳的话,大海忍受不了老板的奴役,就只好离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