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知县审瓷坛
讲述:张志
记录者:王韫华
从前,在一个山城的文庙前,有一个炸果子的刘老,老两口膝下无儿,就以每日炸果子卖钱勉强维持生活。
一天夜里,突然被一个窃贼撬开门,把近日积攒的卖果子收入的几吊钱偷去,钱虽不多,可这是赖以生活的本钱哪,老两口发现被盗,不禁痛哭失声,寻死觅活。有个邻居劝刘老说:“听说新上任的王知县断案如神,何不到县衙告状?“刘老说:“我又没看见是谁偷的,何况咱一个穷百姓,丢这么几个钱县太爷能管吗?““可以去试试嘛,光哭也不是办法呀。”在邻居的劝说下,刘老到县衙去告了状。
这一天,正好王知县升堂,刘老把托人写的状纸呈上。王知县说:“你把丢钱详细经过具实讲来。”刘老说:“小人以卖果子为生,每天在文庙前炸果子,把卖钱
放入一个瓷坛内,攒够了数以后,就拿出来去买面买油,可这一天早晨起来,想倒出瓷坛里的铜钱去买油时,却发现钱被偷了,门已被撬开,可是没见到是什么人偷的。小老儿就靠这点本钱维持生活,望大老爷与小人做主。”说罢痛哭不止。王知
县稍作沉思道:“闻听此县孔夫子甚为灵验,你既没看见何人所偷,而那盛钱的瓷
坛当必知情,本县定于三日后,在文庙中审问瓷坛,定能破除此案,你可将瓷坛送来,不得有误,你且下去听候传审。”刘老叩头下堂回家了,能不能破案,他半信半疑,可是王知县要审瓷坛的消息一经传出,人们都觉得神奇,都等着到时候看热闹
开始的日子到了咱们熙熙攘攘地奔向文庙而来。文庙的大院儿早已被人们挤满了,大极前摆上了来案,瓷坛已放在桌上。不会儿王知县在众衙役护拥下进了文庙。
王知县在圣人像前烧了香。便升堂审案。王知县说:“昨夜礼夫子向本县托梦说偷钱之事,竞坛已知详情,毫坛你何不供来。”说毕,便抱过竞坛放在耳边听。不一会儿。又说:“啊,你当着这么多人不敢说,要等今夜无人时托梦告知本县。
好吧,本县今夜等你禀告,如若食言,本县定当加罪于你。”然后宣布退堂。
相传,过去在文庙前,都有一个水池名日伴池。池上有一小石桥,
出入庙都须过此桥,旧时县里考秀才都在文庙内应试,考中者称为“入伴“,就是秀才了,
秀才对知县自称晚生,所以秀才也对知县称学生,或叫痒生。当看热闹的人们出庙时,被衙役拦住了,声称:“县太爷有令。每人须往伴池
内投铜钱-文,作为给孔夫子的香火费,否则不准出庙,多投不限。”于是有的多投,有的少投,有一一个人向池中投下一文铜钱,立即被衙役拘捕,然后王知县又升
堂,问明被捕者姓名,职业以后,把惊堂木-拍,大声喝道:“还不把偷钱经过具
实招来,方才瓷坛已暗禀偷钱者是你,快些招供免得皮肉受苦。”被捕的人是个市井无赖,见知县大声喝问,已经吓得面如土色,以为整坛真的作证,只得招认,将赃物交出,王知县命将犯人带走,将钱还给刘老,宜告退堂。
旁听的人们都觉得这王知县真神哪。岂不知王知县是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他问明刘老丢钱经过后,推断丢钱不多,必是本街的无赖小偷所为,而刘老放入瓷坛的钱必定沾上了油溃。所以假说审瓷坛,招来看热闹的人,小偷也不能不来看,让每人必须向池水中投一文铜钱,有油的水上必显花,小偷便自投罗网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