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回难意料<1>
好在老太婆说完这几句后不再言及这个话题,和着秃头老汉可劲的催酒催菜。店小二暗中观察红衣少女并没有异常反应,莫名老太婆寓意所指。这也幸亏后面出来的姜思齐等人没有听到,不然定会有人辨出端倪。红衣少女看来还是太过年轻,或者她本性就粗心大意。外加俩名小孩欢蹦乱跳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不曾把老太婆的暗示完全听明白。
小二悬着的心瞬间镇定,仗着胆子挪近桌前恭恭敬敬的道:“二老请稍安勿燥,在下这就去备办酒菜,尽量满足你们的心意。还请积下口德,我很快就会回转。”老汉老妇似乎很欣赏他的圆滑机伶,这才同时闭口点头,望着他引着客人匆匆下楼得意而笑。
俩名小厮也不过十二三岁,既惊艳红衣少女姜思燕的绝世容颜,又感激她仗义驳斥小二,心生好感欢喜的陪着她们不出正厅却径入后厨送进后院。廖琼英和绿衣少女则走到柜台边去结帐,老板娘坐在柜台里手托下巴困意朦胧,愰惚间端庄雅雍的少妇和袅袅娜娜的绿女少女悠现眼前。她揉着眼睛暗恨上天不公,自己肥胖的体态与她们不唯相形见拙,简直判若天壤之别,不由腾的升起了一股妒意。
可想而知这顿饭算的特别的贵,心态不平衡的老板娘狠狠的宰了一刀。廖琼英出身将门又嫁入侯府,哪里经手过这些生活锁事而去计算些许价格?自是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出手阔绰从不皱眉。至于绿衣少女方蓉更是未黯世事,很少在外游历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还以为本该如此……
周公达仔细检查过车辆没有任何异常,便安心坐在车驾上打盹,含着不便打扰那对情意缠绵的小夫妻的意思。诸葛岚这个年纪,堪当是无忧无虑童心大炽的时代,可他的命运脱离了驶向幸福的轨迹,近期突遭的变故令他措手不及。先是家亡,后是国破,任何一件事都超越了他所承受的负荷,给以致命的沉重打击。旑旎的风光只能暂时厄制他的思绪,可一旦宁静下来,这种家国情仇自然而然袭上心头。
原来魏晋王司马昭行使反间计成功,姜维失却良机又痛失臂助夏侯霸,推其原乃宦官黄皓弄权所误,遂仗气入宫欲清君侧。蜀主刘禅力护黄皓,姜维无奈退出。朝中大臣卻正唯恐君臣失和不利于社禩,力劝姜维引兵沓中屯田,名为养兵生息,实则避祸。
消息传到洛阳晋王府,司马昭大喜:这正是灭蜀的好时机。于是和幕僚们商议兵分两路,一路拜大将钟会出剑阁牵制姜维,切断他的归路。另一路再遣心腹邓艾,率奇兵偷渡阴平,直逼绵竹取成都。
时武侯之子诸葛瞻镇守绵竹,魏兵突如其来所向披糜声势浩盛。诸葛家族世受国恩,岂不拚死力拒?诸葛瞻伧促应战,终因没有后缓被敌军所困力死殉国。诸葛尚急欲雪父之仇,尽起绵竹城守军决死一战,也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诸葛瞻父子双双为国尽忠,正应了诸葛丞相所说“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如果诸葛岚出生在平民百姓之家,或许可以父辈为荣,思想不会有那么复杂。家破可以重建,只要好好侍奉孝敬母亲颐养天年…可他偏偏出生在名门望族,自幼灌输的理念便是以国事为先,家务次之。所以他的一生注定要比同龄人厚重,思想要远比同龄人复杂,既使国已不在……
魏真真童年便嫁他为妻,虽然她也稚嫩年幼,“妻”字的含义全然不懂,妻子的责任全然不知。但她唯一明白的就是她的命远和他息息相关,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他高兴她就感觉到幸福,他不开心她同样感觉到沮丧不快乐。换句话说她是为他而生而活,她是他灵魂的影子,灵魂的伴侣。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魏真真也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似乎除了服待他保护他不让他受任何委屈以外,还应该给他……究竟该给他什么她也说不清道不明……此刻她应该尽量逗他开心,不能让亲人的离逝国家的沦亡在他心里留下童年的阴影……
“婆婆她们来了。”魏真真率先跳下车辕道。时间不容许她们再多想多说,姜思齐等甫进后院,魏真真便已发现并牵着诸葛岚迎了上去。她口称的婆婆便是那位三十出头的夫人言秋茹,诸葛尚之妻。
蜀主刘禅决定不战而降之时,成都城内浑乱不堪,流兵四起。诸葛侯府方接到诸葛瞻父子的死讯,更是乱成了一团麻。本来府中还有诸葛瞻次子诸葛德主事,偏生他妻子马淑芳十月怀胎临盆在即。头天晚上诸葛德叫上管家陪同亲自去请产婆,不料黑夜里遭流兵所掠生死未卜。管家和两名家丁幸得逃回,第二天派人四处打探仍不知所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诸葛瞻夫人王氏惨遭巨变急痛攻心,大叫一声“天亡我也”吐血而亡。堂堂的诸葛侯府,转眼间仅存两名寡妇和幼儿。马淑芳虽也是将门之女,但刚刚产下鳞儿身体虚弱,哪里处理得了家务?一切听凭嫂嫂言秋茹作主。言秋菇只得收起悲伤,草草料理了婆婆的后事,虚设了公公和丈夫的灵堂。(诸葛德没有确切的死讯不曾设祭)。
接下来更加严峻的选择困扰着?孀言秋茹:是随皇上出城纳降还是留在府中静观其变?出降则有损诸葛家族名节,谅来公公诸葛瞻和丈夫诸葛尚会死不寐目。留在原地只怕将遭受敌军的凌辱,抑或乱兵的洗劫……,
危急时刻还是管家提了个建议,不若去大将军府找姜黄氏夫人商议去留。大将军姜维是诸葛丞相的再传弟子,两家累世交情非同一般。言秋茹有些举棋不定,虽说世道乱得翻天覆地,但诸葛家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按理说大将军府应该有所耳闻,却未见有任何反应。难道真是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竟至如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