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三只凤凰的爹(上) (2 / 4)
相对于兴商,郭威更看重军权的重要性,并且早在后周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进行军权收归朝廷的工作,现在郑斌现在一句“兴商”只能算是又给郭威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兴商”可行是可行,但这毕竟是郑斌面圣的时候才加进去的说法,郭威在此之前并不知道,他之所以让郑斌面圣,最早的原因还是《平边策》里透露出来的“先易后难”策略,这个策略恰恰与郭威将地方权力收归朝廷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郭威自然要见见郑斌的。
说到收回地方权利,首先还得说后周的情况,在五代各朝中后周的面积是最小的,本来后汉王朝的统治范围就只有一百一十个军州,现在北汉刘崇占据河东分出去了十二个军州,所以后周政权接手的实际控制范围只剩下了九十八个军州,这九十八个军州除了汴梁、洛阳两京周围的二十多个军州外,其余地方都分别控制在各节度使的手里,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朝廷的地方政府,但因为唐朝遗留下来的烂摊子,节度使在自己的节度内有着非常大的独立性,因此分裂的危险非常大。
为了防止再出现分裂或者反叛,郭威利用先易后难这一策略开始着手调整国内的权力架构,调整权力架构就得先加强禁军的力量,并且尽量把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军州全部抓在手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郭威在细细甄别各路将军的忠诚度后,本着先易后难的做法开始着手调整。
容易的方面好说,凡是那些不属于郭威亲信,并且在本节度内势力还没巩固的将领能换的全部陆续换掉,或者转入禁军,或者搁置起来空出来的节度位置则交有放心的将领代掌。
这样做不会引起太大的副面影响,毕竟新朝代建立,人事调整是很正常的事,再加上被调离节度的将领们大多是没有太深根基的人,皇上让他们上哪里去,他们就得老老实实的上哪里去。
把容易的解决掉,后周一大半的国土和权力便集中到了朝廷手里,这样一来,郭威才有精力专心对付那些有可能有异心,并且有实力的地方军阀以及他们势力范围内的那些节度将领。
真正够有实力这个级别的军阀人数并不是很多,满打满算的只有王峻、魏州节度使王殷、镇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以及宣武节度使符彦卿四个人。这四个人驻守大镇,而且多年经营,势力网盘根错节。在后周建立之前,他们的力量几乎和郭威旗鼓相当,所以郭威要想统一全国大权,必须在这四个人身上慢工出细活,根本不敢急功近利。
就在郭威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一件天大的喜讯突然从天而降:四大节度之一的宣武节度使符彦卿拜上奏章,说是要入京面圣。
符彦卿不是一般人,他的父亲符存审是后唐挂名太祖李克用的义子,后唐时候就官拜蕃汉总管,并有秦王头衔,三个儿子符彦超,符彦饶、符彦卿都官至节度,可以说一门权贵,势力遍天下。符彦卿与后汉太祖刘知远和郭威都是结义兄弟关系,后汉初年刘知远就拜符彦卿为魏王以为拉拢,郭威建周后为了稳定政权需要认可了他的爵位,所以符彦卿这次来的表层意思是谢恩,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是带着他的大女儿来拜谢皇帝头一年的不杀之恩。
郭威见符彦卿这位超级人物未经传招就前来投诚,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没等符彦卿入朝就一纸命令把符彦卿任命为了枢密使。
符彦卿和他女儿是在郭威传见郑斌后第三天到的京,按照觐见皇帝的礼法,他们得到一天以后才能进宫面圣。符彦卿在汴梁有一座空着的府邸,不过按照礼法,在见皇上之前他却不能回府休息,只能住在驿馆里等候传见。
大臣进京面圣,没见皇帝之前,在京的官员不能去拜见他,这是对皇帝尊敬的意思,然而符彦卿与郭威是拜把子兄弟,身份不一样,即便不能与其他官员见面,郭威也得派人象征性的去拜会他一下,问问还缺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