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附录(四) (2 / 2)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中,诸葛亮为了刺激周瑜,说:“亮居隆中时,即闻(曹)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曹操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以乐晚年,虽死无恨。”
周瑜不信,问:“操欲得二乔,有何验证?”
孔明回答:“操尝命(曹植)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接着背诵了《铜雀台赋》。赋中有“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听后,勃然大怒,因为小乔是他妻子,大乔是孙策妻子。
此时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历史上的铜雀台实际上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然后曹植才作出这部作品。
这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有描述,“建安十五年春,造铜雀台成,操乃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台,左边一座名玉龙台,右边一座名金凤台,各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曹植赋中的二桥即指此也),千门万户,金碧交辉。”
因此,为了情节需要,作者把《铜雀台赋》的时间提前了。造成了没有铜雀台,《铜雀台赋》便先出现的尴尬局面。
(十六)蒋干不该再次出丑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个小人物,但在赤壁之战之中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第一次,周瑜利用他杀了蔡瑁、张允,第二次周瑜利用他带庞统去曹营施连环计。
实际上,第二次让蒋干再来东吴,引出庞统去曹营,情节设计上有些勉强。
第四十七回:“却说曹操连得二书(曹操派蔡中蔡和诈降东吴,他们两人写的密信,另外东吴阚泽写的投降约定信),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曰:'江左甘宁被周瑜所辱,愿为内应,黄盖受责,令阚泽来纳降,俱未可深信,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失信?'”蒋干又出来表示要去见周瑜“务得失信”。
蒋干去周瑜寨中打探“实信”实在不合常理,投降这类军事机密岂能让外人随便打听得到的?此处不过是由蒋干引出庞统的情节设计需要罢了。蒋干见周瑜后,周瑜不搭理他,安排他到军营后面西山小庵休息,让他和庞统见面,蒋干见了庞统,便邀庞统到曹营去了,这段情节设计应该说难以符合逻辑。
那么,如何安排庞统到曹营去呢,让诈降的蔡中、蔡和暗中去请其实最为恰当。
周瑜可以安排甘宁带蔡中、蔡和去见庞统,蔡中、蔡和此时已经认为甘宁是同一站线,甘宁打听到庞统的消息顺理成章,蔡中、蔡和邀请庞统也名正言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