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废清廷袁氏称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章 废清廷袁氏称帝
        上海英国租界内。

        英国**给黄兴发了一封信,向革命党表明了英国愿意出面调停两方的纠纷。黄兴恰好正在为此事发愁。

        第二日,黄兴将各路革命军召集,把英国**的信,公开给大家看,并言道:“革命义士汪精卫及我党的老朋友杨度在京城成立了共济会,调和南北矛盾。”有人随后说道:“清廷名存实亡,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和他们和解了,应该是说服袁世凯,让他推翻清廷,建立共和。”

        1911年12月25日,上海外滩的码头挤满了人,随着一艘客船停靠,一位精神抖擞的男子走出客轮,向大家挥手致意。此人便是从美国回来的中山先生。

        后边的半个月内,中山先生与各个代表商议国事。终于在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城举办了民国成立大典。当晚,中山先生受任民国大总统,并宣读了誓词。定国号为“**”,改用阳历,以1912年1月1日为**建元的开始。1月3日,黎元洪当选副总统。

        袁世凯得知消息后,怒脑异常。他害怕南方的临时政权站稳脚跟,提出君主立宪,反对中山。

        随后,英美等西方列强,纷纷发表宣言,称清政府内乱不止,他们则会出兵干涉。孙文(中山)受到了多方压力,内外交迫,于是致电伍廷芳,转告袁世凯:“若清帝退位,施行共和,则临时政府以功劳为首,让总统位于袁世凯。”

        袁世凯接到消息后,开始多方确认真伪。汪精卫一番查证,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如今,袁世凯确信了自己只要推翻大清就能坐上大总统的宝位,便立刻采取了行动。

        几日后,袁世凯进宫,对奕劻言道:“如今大势倾向共和,民军势力滔天。南京的临时政府已经成立,如果再打下去,胜败不论,我们也会弹尽粮绝。”

        奕劻听后被吓得六神无主,言道:“袁大人可有什么办法?”

        袁世凯要求和隆裕太后对话,无奈之下奕劻只好带着他面见隆裕太后。

        太后道:“你来的正好,听说那孙文做了大总统,如今该怎么办?”

        袁世凯言道:“革命党大势无法阻挡,如今又要往北方发展。西方各国纷纷发来消息,请求皇帝退位。”

        听到这话,隆裕太后气的差点晕了过去。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溥仪以皇帝之名义颁布《退位诏书》。随后,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大清皇帝尊号;每年支付皇室四百万两费用;仍居住于皇宫,内卫军队保留;大清的宗庙陵寝保留,并派民国军队驻守。

        溥仪虽然已经退位,却仍然可以居住在皇宫里,他仍旧可以自称为朕,每日品茶赏花,所有的花费都由民国政府支付。

        1913年元旦,袁世凯派人带着礼品给溥仪拜年,并表示日后会永远善待清室。2月,隆裕太后难得与溥仪谈心,对其言道:“皇上,虽说你已经退位了,但是你在盟约中仍旧是大清的皇帝。你年龄还小,日子还长着呢。退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希望你能体谅我。”

        溥仪看了看她,轻声道:“额娘,您的做法一定有道理。”

        太后又言道:“天下大事,可为则为之,不可为便不要费心。”

        她害怕有一天溥仪长大,仍想恢复大清江山,怕他丢了性命,成了历史的牺牲品。可这次谈话却是他们两人最后的谈话。2月22日,隆裕太后去世,她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是:“希望你们别难为了那孩子......”

        袁世凯通电全国致哀,并下半旗表示悲痛,并加谥号孝定景皇后。

        往后的日子也没有太平,袁世凯不甘心只做一个大总统,他也向往那至高无上的帝王之位。1915年12月11日,民国**林长民拿着一份推戴书,在**宣读道:“恭待大总统袁世凯为**皇帝,并以国家最上之权奉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随后,林长民汇查了参政院及军队投票的结果,宣布袁世凯为**皇帝。群人高呼万岁,这声音久久回荡在紫禁城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