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春台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春台 (1 / 4)
        杨绍瑜进宫之前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同,但从老黄门王清的灰蒙蒙的眼神中他感到今日有些异样。他的折子前日便已经递了上去,是有关自己在兵部任职和宽释高正则一事的文书。自打他年初从陕州回京,贪墨案的主使,南溪亭的小舅子----浦涧也已经被海捕文书捉拿归案,且高正则那被囚禁的家人也得以获救。

        但是令杨绍瑜感到出乎预料的是,南溪亭不但并未因为此事而与他作对,反而还于朝堂之上说秦王的所作所为非常之对,此举让南溪亭收到了不少的称赞之语。

        不出意外的话,杨祚又在承乾宫处理公务,虽是仲夏时节,但今年的天光似乎不像以往那般热烈,反而不知为何总有种灰蒙蒙的感觉,就像是一张清朗干净的宣纸被墨水润上了灰灰的底色。

        老黄门领着秦王一路向承乾宫,也不曾说话,只顾闷闷地向前走,杨绍瑜见他不说话,自己索性也不言语,这老黄门是奉旨亲自去秦王府宣他进宫,称皇帝有大事要吩咐他。

        承乾宫宫门紧闭,老黄门在宫门外施礼,“陛下,秦王殿下到了。”

        “让他进来。”杨祚平淡的声音自门内传出。

        于是秦王独自一人进了承乾宫,令他不敢置信的是,杨祚并未向以往那样奋笔疾书,批阅奏章,而是命人抬了张紫藤椅,拿了把蒲叶扇,又点了根静神香,正在从青铜冰鉴中取出一壶镇好的美酒,很是自在,活脱脱像个京城富家翁的做派。起居郎随行左右,与一侧的案牍之上伏案,不知写了些什么。

        杨绍瑜上前见礼道:“儿臣叩见父皇。”

        杨祚将美酒分入两个酒樽,指着另一张空闲的藤椅说道:“来坐。”他又笑道,“这个时节下,冰可是价等金壁的好东西,父皇做了十八年的皇帝,今日才记起此物的妙处。”

        杨绍瑜双手接过酒樽,顿觉清凉自掌心传来,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头脑清楚了不少。

        杨祚又躺回到藤椅上,忆起前朝,悠悠说道:“想你皇祖父一朝,自三月季春至立秋,朝中大小官员每日必调冰水消暑,故而百姓们每到冬季就要顶风冒雪前去采冰,若是存储不当,还要在来年去采集能够调冰之物,除此之外还从各州与各属国招揽奇巧异人进京为乐,这等人事物实在太过靡费,朕当时都看在了眼里,至于到朕登基之初,国库空空,军饷俸禄都难以维持,后来朕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定下无旨不得私自调冰镇酒,并遣散那成千上万的异人,又裁撤宫女,精简封王的年俸,十八年不知冰水何味,方有了今日富庶昌盛的大祁,朕以为,就连一向以勤俭著称的洪章帝秦渊崇也不过如此吧!”

        杨绍瑜也叹道:“以俭戒奢,正身黜恶,厚德治民,民信则兴,父皇治下远迈“大洪四朝”,您已经是万世流芳的开明之君了。”

        “可是,开明之君也有难以决断之事。”杨祚饮尽樽中琼浆看向杨绍瑜,“你上书请求宽释高正则,且又想调到兵部任职,朕想知道是何用意。”

        杨绍瑜心头猛地一跳,他已然知道自己受到了猜疑,刚要起身拜倒,但转念一想,“我若是惊慌而拜倒,那岂不是更显得我别有用心,所幸不变就好。”于是他行了叉手,如实说道,“父皇,儿臣自完婚之后,一直赋闲在府,终日除了准备文风会礼便是去鹤颐楼听曲儿,实在是消磨时光,空费年华,故而儿臣想在兵部谋一个职位,也好为我大祁立功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