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长公主委身小老师 支队长升任大将军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回 长公主委身小老师 支队长升任大将军 (2 / 3)
        青弥骁很赞同梅骋的看法,于是成立改革委员会,梅骋做了委员长。很快,一系列改革法令相继出台。

        第一个法令就是精简机构。原各邦中央政府单位都迁到仅有一万人口的西凉小镇,选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远离前线,是抗战的大后方。梅骋与其余邦国主亲自考核任命各部门官员,其余被裁撤的官员都被下放到地方上或是事业单位中参与工作,也有不少人因作风问题被开除。

        在贵胄改革上,政府给所有境内居民印刷颁发了新的身份证、户口簿,上面不再标记王室贵族身份,只有姓名性别住址等基本身份信息。原先给予贵胄的特权大部分被取消,凡是没有工作的贵胄都被取消封号。以前很多企业家、地主会花点钱给自己买个贵族头衔,改革后这种行为从此被定为违法,一经发现将没收其全部财产。梅骋的妻子,也就是当今蓝恺国王的姐姐,还以身作则,主动到一所小学中做一名音乐老师,闲暇之时还参与学校的卫生打扫工作。梅骋妻子也不许别人再称呼她为“国后”、“长公主”,只能称她为“柳老师”或者“梅夫人”。

        不久,最重要的土地改革发令和农奴制改革法令也相继出台。凡是五邦国户籍人员,只需要缴纳一金币就可以开垦一亩荒地(这个钱可以两年后再交纳),在荒地上耕作满两年就可以永久获得这份土地的使用权。为了遏制土地兼并,法令规定只有在土地上耕作满三十年才能获得土地所有权,但之前也可以转租给别人。政府鼓励贵族、地主把土地出售给农民,然后自己办工业企业或从事农副产品贸易,凡是办企业者第一年征税减四分之三,第二年收半税。原本对贵族人身依附的农奴制也得到了彻底的废除,虽然在70多年前蓝恺半岛就不断有人提出废除农奴制,但是一直不彻底,这次强制执行法令,使得五邦境内上万农奴获得了自由。他们可以像其他农民一样垦荒或从贵族地主手上获得一块土地,也可以进入工厂做生产工人。

        梅骋改革法令众多,涉及面很广,就连教育上也加入了很多新内容。新的教材上更加强调平等与团结,要求学生们学会互爱互助。学校方面也取消了双轨制教学,不再设立所谓的“贵族学校”、“贵族班”、“贵族课程”,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女孩入学率也大大提高。两年后梅骋又提出了“免费义务教育”的概念,加大教育支出,全面普及基础教育。

        青弥骁要求各邦严格遵守法令,他自己也主动把属于自己的封地全部让出给附近的农民耕作,还把一些国有林场、矿产让给民营企业开发。

        除此之外,五邦还引进东北平民城、琉璃国的外资企业与技术人员,五邦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工业化的脚步也也越迈越开。就连周围的北燕国、天山国也模仿五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

        在柏鹰的安排下,柳隼带着王妃搬到了西梁镇,宫内珍宝也大部分都转移了,蓝恺城的居民也搬走了大半。民众有的用马车、牛车运货,也有人用卡车搬运,队伍绵延数里,一路上都有梁军护送。

        熊氏兄弟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大怒,恨不得立即出兵梁国。但他们也算识大体,知道这时候与梁国开战白军肯定趁火打劫,再加上柏鹰一直强调这是白军的离间计,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地调整已有部署。

        梁楚没开战让波舍有些失望,但蓝恺城已经快成为空城了,此时正是攻占蓝恺首都的大好时机。2月20日,白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便进入了蓝恺城。历史上白军也多次攻入过蓝恺城,波舍这次也没觉得有多光荣。远在河南卫都的白萃听说后还是大大嘉奖了他,称如果波舍能俘虏柳隼,那么今后他就可以兼任蓝恺半岛总督。

        同一天,柳隼任命柏特为蓝恺皇家守备军总司令、五川联军总司令,让其尽快收复首都。柏特深感任务艰巨,但也并非没有办法。他统率三梁联军共15个团近两万人在蓝恺城周边布防,防止白军进一步侵略。

        972年4月到6月,仇戎对高盆地邦国发起春季攻势,在青弥骁的总指挥下,五邦联军先后击退各路进犯之敌,毙伤白军2000余人,俘虏白军400余人,自身伤亡2800人。

        朱鹮觉得五邦军已经可以和白军打平手,照这样下去,他们迟早将白军驱逐出境。很快又一个好消息传来——苏巴斯病逝了,其侄子苏离尔带着他叔叔的灵柩回了上甘岭。苏巴斯这一死,仇戎相当于少了左膀右臂,北部军就更加不怕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