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站时的其他飞机资料 (3 / 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二站时的其他飞机资料 (3 / 24)
        1号(B5N1):安装[光]3型(标称710马力)发动机,后来改称97舰攻11型

        1号练习用攻击机(B5N1-K):1号舰攻的教练型

        3号(B5N2):安装[荣]11型(标称970马力)发动机,后来改称97舰攻12型

        B6N天山式舰载攻击机

        中岛公司97舰攻的高性能后续机,1939年海军命令中岛公司以14试舰攻的名义开发,1941年春原型机完成,B6N安装大型的[护]大功率发动机,并且使用了层流翼设计,飞行速度比97舰攻快的多,而且运动性能优良,堪称当时最佳舰上鱼雷机,B6N天山舰攻没有采取封闭弹舱携弹设计,减轻了重量,提高运动性能,由于采用了大型的[护]大功率发动机,飞机尺寸与重量都较大,因此设计中主翼与垂尾均可折叠,以节约舰上空间

        不过B6N天山舰攻的性能虽然高,但却长时间无法派驻航母上使用,因此让日军伤透了脑筋,主要原因是安装了[护]发动机与4叶螺旋桨后,经常会造成过热与震动问题,等好不容易解决了散热与震动问题以后,又出现了因B6N重量较大,挂载了鱼雷以后无法从**上安全起飞的问题,这样B6N天山舰攻上舰服役的时间不断的向后推迟,日军航母战队只得继续订购使用老旧的97舰攻,等到所以问题解决以后,竟然已经是1943年下半**情了,到1944年6月才大量部署在**上投入了战斗,而此时日本有经验的鱼雷机驾驶员已经极度缺乏,新手驾驶着天山舰攻并不能发挥雷击威力,在历次出击中都没有取得重大战果,投雷命中敌舰的记录罕见,战争后期随着日军航母力量的瓦解,B6N天山舰攻被部署在地面基地里,一部分安装了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携带鱼雷偷袭美军舰艇,另外一些干脆充当自杀飞机,反正那些新飞行员无法靠投雷击沉敌舰,索性利用B6N天山舰攻超低空飞行性能好,容易躲避雷达追踪的特点,对美军舰艇实施自杀攻击

        B6N的后期型号使用[火星]发动机,功率比[护]稍小,不过重量更轻而且有推力排气装置,所以反倒单位功率更高,飞行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所加强。天山舰攻的鱼雷并不挂载在机身中心线上,而是偏右30公分,以避开机首左侧的机油冷却器。日军航母上不装弹射器,飞机是靠自身动力起飞,天山舰攻由于重量较大,挂载鱼雷以后需要安装2枚助推火箭加力才能安全起飞,天山舰攻出现的很早,但实际使用的太晚了,在鱼雷攻击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飞机资料(舰上攻击机天山12型[B6N2])

        翼面积

        37.20m2

        自重

        3,010kg

        最大重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