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不打不相识(上) (1 / 2)
楼宗诚出宫的时候天色尚早,东大街却已经人来人往。东大街是东城的主街,连接皇宫天启门与京都南城门。东市就位于两门之间的东大街中段。
东城这边的集市不像北市、西市都是些大宗货物交易,东市主要为京都百姓提供生活日用品,如水果、蔬菜、肉类等。由于东市的这一功能,所以最早的早市便是在东市,最晚关闭的晚市也是在东市。东城虽然没有其他市区繁荣,稍显冷清,可是位于这里的东市却是整个京都最有烟火气息的地方。各坊的人大多都会来这里采集,有的甚至不怕路远,从西城跑来东市买菜,再回家做饭,早已是过了午饭时间。
京都的坊市管理制度,各朝各代都不大一样,喜朝的坊市管理制度在皇仁初年便已定下,而后又经几次小修小改,到了应福早年便开始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而应福中期由于京都日益繁荣,坊市分离制度不再像之前一样严格,而是逐步放开。
楼宗诚今日便是要前往东市附近的无巷赴约。由于时间尚早,所以他首先到了东市外围的木安街一家小有名气的早茶店喝茶。
这家早茶店已经在这里两百多年时间了,经历两朝风雨,颇得京都人喜爱。一大早,店里便挤满了男女老少,楼宗诚随意找了一张靠街边的桌子坐下,点了一笼京都灌汤包子,一碗黄米粥。京都灌汤包子是楼宗诚最爱的早点,皇宫里几乎没有这一道菜,虽说是京都名菜,可喜人来自西鸣,很少对包子感兴趣,于是宫里的厨房也便基本不做。
第一次吃灌汤包子是在他八岁的时候,那年元宵灯会上吃到的,从此便爱得不行。
就在楼宗诚享受美味的时刻,他身后的那张桌子围着的几个年轻公子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整个早茶店的嘈杂声都没能盖住他们的声音。楼宗诚当然不能容忍自己享受美食的时刻有人这样打扰。
于是他转过身,对着身后那桌子人说:“哎,声音小点儿。”
那几个年轻公子先是安静片刻,而后王拂最先叫道:“关你屁事!”由于几个人一大早便喝了几杯酒,王拂平日里性子本就烈,所以丝毫不客气地说了些粗鄙的话。
楼宗诚轻轻蹙眉问道:“不知是哪家公子?竟如此粗鄙,看你穿得颇为光亮,嘴里却说如此粗俗的话,真是家学浅薄!”
楼宗诚这话可就说得狠了,将家学也说上。喜人尚武,在诸侯林立的烈朝,喜国就被其他诸侯国视为武夫。喜人入主天下后,决心要改变世人的这一看法,于是便加强了文化制度的建设,包括文官的考试制度。传统的喜人世族大家为了家族子弟光耀门楣也逐步加强家学。
楼宗诚说王拂家学浅薄,这就是在打京都王家的脸。当然楼宗诚并不知道他说粗鄙的这个人居然是开国大将军王立芳的孙子。
王拂一掌拍在桌上,站起身,撸起双袖,气势汹汹地看着楼宗诚。
楼宗诚依旧平静地坐着,平日里都有随从来解决打架的事,今日他却忘了自己现在是一个人。
王拂见楼宗诚丝毫没有怕自己,更加怒气冲天,于是便二话不说准备直接上手。坐在他身旁的楚武安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惹事。王拂哪里听劝,冲过去就给了楼宗诚鼻子上一拳。
整个早茶店的人全把目光转向他们这里。楼宗诚捂着鼻子,那双眼睛转向王拂的那一刻,楚武安看到了火在眼里燃烧,楚武安整个人一哆嗦。
王拂还未曾反应过来,便被楼宗诚一脚踹倒。楚武安他们那桌子人立即扶起王拂,个个摆出一副要为兄弟出手的样子。楚武安挡住其他人。作为他们中年纪稍长一些的人,楚武安清楚地知道,在京都这个庞大的城市里,到处卧虎藏龙,稍不注意对方便是公卿世家子弟,能不惹事尽量不惹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