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异动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方的异动 (1 / 4)
        皇祐四年四月,汴梁城中显得格外热闹。御街东侧的相国寺中不断回响着诵经声,从寅时起的青烟缭绕一直到未时都不曾终结。街道边的店铺粉刷一新,百姓们的兴致更高。自本朝艺祖废除市坊分离之后,沿街叫卖的商贩络绎不绝,天南地北的奇货不断涌入城中。

        突然,一支马队的闯入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来者的左衽衣着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不是汉人,而是北方的契丹人。为首的一人身着绿服窄袖袍,垂发于耳畔。腰间配着一把白鲨鞘镶金铜柄弯刀,随从们身着兔褐色的服饰,重环垂耳。似乎是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目光,来使掏出一幅地图,认准了方向后迅速消失在视野中。

        “看哪,契丹人又来了!”

        人群中有老者见过契丹人,以一种指责年轻人少见多怪的口吻训斥道:“怕什么?先帝在的时候,把这群蛮夷收拾得服服帖帖。就快到乾元节了,他们是来给官家祝寿的。”

        乾元节是宋仁宗赵祯,也就是老者口中的“官家”的诞辰。每逢佳节,契丹使者必带重礼赴汴京朝贺。

        皇宫里,宫娥彩女们也都忙开了,每逢乾元节就是他们最累也最开心的时刻。当今官家仁德治国,在大内更是宽待下人。又蒙皇后曹氏贤德,佳节之际总要打赏些首饰、金银之类的。

        只不过,官家似乎并不喜欢皇后。尤其是坤宁宫出事后,不知怎的竟恼了皇后,至今也不入坤宁宫一步。宫人们记得清楚,庆历八年的一个晚上,官家夜宿坤宁宫。不料突遇贼人放火,多亏皇后及时关闭宫门,打水救火,找来入内都知王守忠平叛。本来一切都好,却被以“护驾”为名跑来的张美人抢了功劳,官家还因此以护驾之功晋升张氏为贵妃。想想真是替曹皇后抱不平!

        “今日乾元节,官家必要在紫宸殿朝会重臣,不知可有请妾的伯父?”

        张氏口中的伯父张尧佐是生父张尧封的胞弟,张尧封去世早,留下寡妻孤女无处安身。张氏便跟着母亲去投奔伯父,没想到张尧佐翻脸不认人,硬是把她们赶出了府邸。后来,张氏流落到齐国大长公主府上成了舞女。齐国大长公主是先帝宋真宗之妹,赵祯的皇姑。见张氏生得可人,便将她带入宫中。张氏虽然深恨伯父的薄情寡义,可放眼整个庙堂,再找不到一个靠山。

        为了替伯父争下这个宣徽使,张贵妃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今日又斥退了宫女,以贵妃之尊亲自伺候仁宗更衣打扮。

        “张卿有功于朝,自然要请的。”赵祯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伸手摸了摸颌下的短髯。践祚已经三十年了,鬓角也开始钻出了白发。回想当初爹爹晚年和大娘娘一起主政,把残破的江山重新收拾起来交给自己。只是没想到,这顶乌纱竟如此难戴,当真是长满了荆棘的。

        “官家,妾的话你可听见了?”张贵妃有些不满仁宗的走神,有些埋怨地说着,“伯父持身谨畏,恪守君子不党的古训。可那些谏官却合伙欺负老实人……”

        “贵妃,我与你说了多少次?你只知要宣徽使,却不知包希仁是谏官吗?”每次提到张尧佐,宋仁宗就有些烦躁。爱妃,我对张卿的重用难道你还看不出吗?非要去争那虚浮的尊荣……

        赵祯毕竟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早就看出张尧佐志大才疏,因此只是给了他一些象征荣耀的虚衔。只不过自己也心急了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