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军马场 (2 / 2)
机会说来就来,杨袭古驻守的庭州一带以前是整个大唐西域的养马场。但是最近这些年随着气温的降低,马场的草皮已经很难恢复了,也就是说生态环境恶劣了,马场需要转移。郭挺派了李尽忠在迪化周围寻找适宜的马场,作为日后的战马基地。
李尽忠带人考察了二十多天后,回来递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最终郭挺选择了尤鲁都斯草原,也就是后世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这里水草丰美,还海拔在两千米左右,面积大小正好,后世这里被乾隆皇帝安排给了回归的蒙古土尔扈特一族,现在这里正好做为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的良种军马场。
军马场第一任场长郭挺就交给了李尽忠,你不是没钱吗?那就老老实实的给我打工再说吧。李尽忠倒是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任命,你想一个曾经的游牧部落,现在又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还是无忧无虑的那种,谁能不愉快呢?郭挺知道原因后悔了半天,早知道派史朝义去了。
郭挺只是痛恨李尽忠的穷酸混不吝的样子,但是对他的业务能力还是很放心的。郭挺从以前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养马监抽调了不少人去协助李尽忠尽快建立军马场,至于李尽忠的族人,一个是人家不愿意跟着去那里喝西北风,另外一个也是郭挺不放心再将沙陀族人交给李尽忠。
虽然现在沙陀人已经适应了**的身份,但是如果任由他们聚集在一起的话,保不齐一个机会就会反水。
这样的教训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了,英明如天可汗李世民也没有将内迁的异族问题处理好,以至于河北地区迅速胡化并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更远的是东汉末年的匈奴的异族内迁,到西晋时期已经是**重重了,有好些有远见之士一再提醒西晋政府要重视**,搞不好就是一场大乱局。但是西晋政府根本就没有理会,也没有精力理会,他们在无休止的内斗将中原大地霍霍地到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之际以后,这些原本安分的异族直接就揭竿而起了,北方的战乱持续了几百年之久,北方的汉族也险些灭族。
这些血泪斑斑的教训,郭挺早就铭刻在心。他针对异族的方针就是军事威慑后打乱重新聚集,以往的大小游牧部落一律打散后,改汉服、识汉字、认祖宗后移民造册。然后是文化认同,思想教育和孩子的启蒙教育都是汉学,如果还有偷偷学习本族文字的一律投入到劳改营去改造,思想改造不好那就身体改造一辈子。
这个基调郭挺一点也不会改变,如果谁在这个问题上敢开口子妥协或是松懈,不好意思,重则杀头,轻则全家进劳改营。郭挺在移民问题上是宁可慢一点也不追求速度,也不需要“天可汗”的虚名,他要的是真真切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军马场建立不久,十几万匹军马就被安排了进来。看着万马奔腾的场面,郭挺一时有些恍惚,他觉得如果霍去病地下有知的话,也会欣慰他郭挺这样的成就吧?毕竟霍去病建立的山丹军马场是在河西,而自己的军马场则在遥远的天山西域一带,将霍去病打下的领土往西延伸了数千里之多。
军马场里除了储蓄饲料外还负责良种马的培育,一些大宛马(汗血宝马)和**马都被郭挺安排给李尽忠。他交代李尽忠一定要将这些良种马优生优育,不能胡乱杂交,他需要的是更加健壮和有冲击力的战马,那些四肢短小但耐力好的吐蕃马和回鹘马以后就做为代步工具和运输马匹即可。
李尽忠打个呼啸说:“小郡王,您就请好吧,我李尽忠懂马比懂人都多,现在马场就是我的家。不过小郡王你可不能在执宜的婚事上横加阻隔了,算我求你了!”
郭挺冲李尽忠笑笑说:“我郭挺是那么小气的人吗?回去这事我就让父母亲赶紧去办去,我也不想我阿姊独守空房啊!”说完郭挺和李尽忠相视大笑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