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指望不上的大唐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指望不上的大唐 (1 / 2)
        公元7**,唐贞元五年,大唐宰相李泌去世了,这个把一生都奉献给大唐的老人终于可以休息了。

        李泌所处的时代政治环境极其恶劣,传统士大夫生存艰难,国内在唐德宗李适一连串施政组合“王八拳”大招下,民生凋敝。“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不光没有平息反而越来越严重,财政也崩溃了。

        国际上大唐也由“霸主”地位直接变为“弱鸡”,谁见了都想欺负一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泌接手了前几任宰相留下的烂摊子。

        李泌施政上以宽厚为主,从不携私打击报复;经济上李泌疏通漕运,改善京城的粮食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民修养生息;外交上灵活但是绝不妥协,反对割地求和,通过高超的外交手段实现了对吐蕃的战略围困,最终吐蕃的瓦解也相当程度上是李泌的功劳;军事上对有能力的将领充分信任坚决支持,对有异心的藩镇也绝不姑息坚决打击,逐渐扭转了对内对外战争的不利局面。

        李泌的去世其实郭挺是很痛心的,在这样的政局情况下李泌的存在其实是续了唐王朝的命,也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避免了被回鹘和吐蕃夹击瓜分的命运。虽然历史上最终安西和北庭也沦陷了,但是这和李泌的关系不大,郭挺在得到李泌去世的消息后遥祭了这位大唐宰相。

        而唐德宗李适在郭挺眼里只不过就是一个能力匹配不上理想的“愤青”似的人物。虽然经历坎坷但施政方针急躁多变,前期疏远宦官,整顿吏治,后期遇到挫折又退回到父亲唐代宗重用宦官的老路上去了,使得唐王朝后期的“宦官专政”愈演愈烈。

        在郭挺看来唐德宗整体上就算是个有才情的“好人”,远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但相比崇祯皇帝郭挺觉得唐德宗还算是强上一些的。

        郭挺一直哀叹中国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旋转重复,每一次好似有些积累突破社会面临上升阶段时马上被打破退回到老路上去,一再的折腾来折腾去有时候就想保持原地踏步都是奢望。怪不得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只有轮回,这一点郭挺深表赞成。

        在郭挺看来好的政体是能自我完善和修复的,尤其是好的政体能激发社会最大的创造性,不同的阶级和群体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这在中国历史的家王朝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顶层的设计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子孙的统治,统治阶级基本上后期都会沦为社会的蛀虫,社会的流动性极其狭窄。

        为了降低民众的不满和反抗,一般都是采用**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是历代统治阶级的不二宝典,抑制商业,降低社会流动性,将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降到最低程度。这个做的最好的就是乾隆皇帝,他通过种种手段将偌大的中国变成了一个监狱,所有的人都成了囚徒,皇帝和官吏成了高墙之内的监狱长和狱警。

        最后所有里面的人都成了白痴除了内斗别的没有兴趣也不关心,有奋力想爬出高墙的人都会被揪斗,他们只相信自己监狱内看到的一切,别的都是歪理邪说或是离经叛道。这样的死气沉沉的社会竟然也成了“康乾盛世”,郭挺想到就觉得好笑。

        在郭挺的理想里他从来没有将安西或是北庭看成自己的私产,因为就算是周围的生存环境恶劣,郭挺也不会实行“家天下”统治,他想将好不容易蓄积的唐朝的开放包容、人人奋勇争先的民族气质保持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