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三胜六平两负 (1 / 5)
崔筝这么一说,江逐流顿时心中大喜,只要崔筝动心,黄河南岸的一万多灾民就有救了.
可是江逐流却没有想到,崔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大为丧气.
"不过县丞大人,这笔买卖再大再好,我们崔家也没有兴趣."崔筝笑呵呵地起身欲走.
"为什么?难道说还有这么傻的人吗?眼睁睁看着几万贯的买卖却不赚吗?"江逐流这次可真的急了,如果洛阳首富都不肯帮忙,那让他再想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一万多张嘴的吃饭问题呢?
崔筝故作诧异地说道:"哟,什么时候我们的县丞大人开始关心起买卖来了?我整日里看你官司长官司短,百姓疾百姓苦的,怎么现在忽然间变成一个满身铜臭的市侩商人了?莫非这中间有什么缘故?"
崔筝这小丫头确实是牙尖嘴利,江逐流只有苦笑.
崔筝又道:"县丞大人,假如你到现在还不跟我说老实话,把其中缘故一五一十地讲给我听,那么我们崔家可真的不会插手这件事情了!"
江逐流一听还有希望,就连忙说道:"崔筝妹子,事到如今,大哥把一切都告诉你吧."
江逐流就把黄河南岸五万多亩盐碱地的来历和一万多灾民的生计问题原原本本地为崔筝讲述了一遍.
江逐流说,这一万多灾民生活窘迫之极,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假如江逐流再不帮他们想办法,很多人将无法度过这个冬天.
可是江逐流唯一能替他们想的办法就是让灾民把手中的土地卖掉.这些灾民以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卖地.只是从来没有人愿意买这些没有用的盐碱地.据郭松讲,只要有人肯买这些盐碱地,别说一百文钱一亩.就是七八十文一亩地灾民们也愿意卖,反正留在手中也种不出什么庄稼,还不如换成钱度过眼前的难关来得实惠.
五万多亩土地按照一万多人平均下来,每个人能有四五亩土地,按照一亩地一百文的价格,每个灾民差不多能分到四五百文铜钱.按照荥阳县的粮价,差不多能买一石小米.这一石小米节省着吃,每个人也差不多能熬过四个月地时间.这就暂时解决了一万多灾民的眼前之急.
对崔家来说,这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只要投入五千多贯铜钱,就能博取数万贯铜钱的巨额利润,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岂不是崔家和黄河南岸一万多灾民双赢吗?
而且只要崔家愿意购买这五万多亩盐碱地,黄河南岸一万多灾民的今后的生计也有了保障.首先崔家要改造盐碱地吧.改造盐碱地就需要人力,一万多灾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能掏力气的青壮年.他们可以替崔家修沟挖渠整治盐碱地赚取工钱.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后,还需要佃户来耕种.这一万多灾民又是现成地佃户,虽然说租种土地远不如在自己土地上种植庄稼来得自由.可是他们的生计总算有了保障吧?中国的农民要求多低啊?只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谁愿意冒掉脑袋的风险去做打家劫舍的行为啊?这个优良传统在一千年后还依然保持,更何况是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