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远征前的热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远征前的热闹
  总的来说,大明将军府对他们还是和善的,比起大胡国的俘虏来,生活还要好上许多,保障他们一日三餐,并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并挑选一些聪明温顺的蛮人,教授文字和语言,并了解他们的历史和传说,这些都是顾心安所需要的。之前带回来的母子学习进度依然很慢,这么久了,还是一句通顺的话都说不象,顾铭也急了,就把两人分配到工坊中干活,周围全是讲中土话的人,看看能不能让两人学得快些,那两名负责教授的老者也羞愧不已,这辈子能遇上这么苯的,也算是活见久。

  待顾心安和陆佳仪再次回到南航港,这里的模样又发生了惊天巨变,两个多月内增加了五万多中土移民,大片大片的水田被开垦出来,第一批种下的良种水稻再有两个月便能收获了,这些土地暂时不分给任何人,而是由将军府下辖的农耕司统一管理,雇用百姓耕种,水稻、家畜、瓜果蔬菜全部用最科的学好办法来打理,这些被雇用的百姓即能得到可观的收入又能学到最新的种植技术,待今后再分配到土地后,这些技艺就会广泛的流传开来。

  吴不同可能是整个大明将军府最忙的人了,学到的新东西太多了,又要做实验又要安排试生产,还要管理这个秘密机构。如今围绕学习机学习的孩童有一百多名,只是能够亲眼看到学习机的还是那十人和吴不同,他们所抄录整理的资料全部由秘密的书局印制成册,为此还专门建立了造纸、油墨工坊,规模虽然不大,但所有的技艺和设备都是最新的。这些书册是不能离开这片独立院落的,每一本都独立编号,保密措施严格的难以想象。

  现在这个院落有了专门的名字“前进院”,建造在一座孤山之上,只有一条可供上下的山道,要想进入光有大将军亲自开据的文书还不够,还必须得到吴不同的同意才行,当然顾心安是例外,不过他也不想上去,难道上去被人看不起么?估计自己是那里面知识最匮乏的人了。

  回来后,陆佳仪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奇怪,对于那快乐的事情有些故意抗拒,问她又不说为何,女人心比海底针还难摸清,直到顾铭来问他何时准备婚礼才恍然大悟,自己把这事给忘了,于是便在小楼内披红挂彩,装扮一新,请了十二人中在港人员、顾铭和那十名最早开始学习的孩童,把该有的仪式走了一遍,十几人自已动手,做了满满一大桌山珍海味,在温池边吃得昏天黑地,陆佳仪极为豪爽的大饮特饮,来者不拒,不一会就烂醉如泥,被顾心安扛上了小楼,其实不光她醉了,除了不许喝酒和不会喝酒的人,几乎个个都醉态十足,还想着灌醉主公,结果反被一通灌,一向稳重的刘添衣都一头栽倒在温池中,把众人吓坏了,赶紧捞上来,还好没有大碍,只不过落得一个大大的笑柄。

  待客人都散去,顾心安把温池打理好,把还有些昏迷的陆佳仪扒了个精光拎了进去,她泡在温池里傻乎乎的叫着:“夫君,夫君,来,给娘子揉揉腿。”姿态妖媚之极,气得顾心安当场就把她办了。

  时间过得很快,离远征大军正式出发的日子不远了,建造完成的五十艘千吨级全木战舰和五艘海威舰在外海紧急训练着阵型,两万训练完成的战兵轮流进行海上颠簸训练,,最新完成的迫击炮、狙击火枪也在进行密集的实弹训练,训导官们天天给官兵们讲解此战的意义及大胡国的情况。

  如山的物资将港口数十个水泥筑仓库内向数十艘商船上搬入,一千名蛮人俘虏临时充当了搬运工,粮草、水泥、钢筋等非直接作战物资全部由三十多艘商船转运,作战物资则直接装入战舰。

  位于中土的红旗卫除了确保人员及物资外,还要封锁此次出征的消息传至中土,虽然目前主力军队将要离开这片土地,但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会训练出至少五万精锐战兵来,在他们回家之前,将会全力开拓南荒之地,渐渐向康朝占据之地逼进,在未来的计划中,完全有可能同时从东、南两面同时起兵。

  吴不同主持的前进院已经扩大至三百人规模,所获取的知识已经可以完全的颠覆现有的知识体系,所能转化成实物的技艺非常之多,但顾心安让他严格把关,尽量把技艺封锁在前进院内,至少在大明重建成功之前,不能让这里的百姓与内陆产生太大的知识落差,更为重要的是,保密工作一定要滴水不漏。

  出发前三天,远征人员允许回家与家人道别,整个南航港开始沉寂下来,到处是与家人相处的温馨画面,陆佳仪也经常北望,虽然那里的人并不关爱她,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改变不了的,这次她将以随行文书的身份成为首批踏出国门远征异乡女性之一,这次一起出征的女性共有一百多人,通译、文书、医护是她们的正式岗位,必将载入史册。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