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姓氏录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姓氏录 (1 / 3)
        随着长孙一党渐渐离开朝廷,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首的寒门子弟渐渐成为朝廷中的新贵。

        早在显庆三年十一月,李义府与皇帝的另一个心腹大臣杜正伦在朝堂上争论不休,皇帝大怒,以大臣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两人同时贬官,杜正伦为横州刺史,李义府为普州刺史。

        李义府的贬官,不仅让恨他的人大快人心,还让原来巴结他的人想乘机脱离与他的关系。

        李义府有一个出身赵郡李氏的手下,名叫李崇德,李崇德为了讨好李义府,就把李义府的名字写入他们家家谱里,李义府一下子从寒门子弟摇身一变成为名门望族,这让李义府非常得意。没想到,李义府一被贬官,就被李崇德除名。

        原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当时的社会就进入了身份制社会,到了唐代,就以五姓七望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望之间几百年以来,相互通婚,已是常态。就是皇家与他们通婚,他们还觉得皇家是高攀,更不要说是其他士人了,其他寒门小户就算在当时做了多大的官,甚至官至宰相,仍然被当时人看不起。

        贞观时期,唐太宗就想改变这种状况,重申今朝冠冕,以官职大小重新定门第等级,便命令高士廉等人重修《氏族志》,但高士廉等人只把皇族和后族门第提高了,传统士族代表依然名列前茅,最终以官职排序不了了之。

        随着废王立武,长孙无忌一党倒台之后,高宗命令许敬宗等人,编纂《姓氏录》,完全按照官职排序,原来小门小户的武氏一下子因为武皇后而成为第一等级,许敬宗等成了第二等级,只要是五品及其以上的官职都可以被录入。

        显庆四年六月,高宗下诏改《贞观氏族志》为《显庆姓氏录》,至此,唐朝终于实现了选官不论出身,英雄不论出处。

        立政殿

        李治和武媚正在一起翻阅刚修订好的《姓氏录》。

        “陛下,有了这本《姓氏录》,以后我大唐完全就可以择贤而用,这样以来,大大提高了读书人的积极性,陛下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的台阶,他们一定对陛下感恩戴德,为我大唐社稷建立功勋,陛下英明”

        “不仅如此,皇后家族也跟着沾光呢,如今武氏一下子成为天下第一等级。媚儿,朕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打算怎么报答朕啊!”李治合上《氏族志》,一脸期待地看着武媚说道。

        武媚莞尔一笑道:“妾谢谢陛下,九郎,妾听说徐孝德次女才华横溢,不如把她召入宫中,封为嫔妃,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