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括不知装藏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赵括不知装藏学
  赵括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从小熟读兵法深通兵学,但是缺乏战场实战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因时而动。在长平之战中,由于赵孝成王急于求诚,想速战速决,赵国于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为将之后,改变了廉颇的战争策略,从而改防守为进攻,在长平之战中主动全线出击攻打秦军。而秦国大将白起分兵两路,其中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另一路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46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领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之后数十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殆尽。赵括这个人生长在武将世家,所以说他有这个条件有这个环境,从小就受兵法的熏陶,他从小学习兵法谋略,评论战争时事,大论兵法谋略,自以为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比得上他。但是赵括的父亲对他这个儿子却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赵括只能谈论兵法兵事,但不能够实战用兵。赵奢曾经说过: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关乎国家社稷兴亡成败的大事,而赵括却把这一切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能用赵括来为将出征,如果真的用了他,必然会使得赵国惨败。后来等到赵括率领大军将要起程奔赴长平战场时,赵括的母亲上书赵孝成王,不可以让赵括为将军,而赵孝成王却不知道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却说到:当初我侍奉他的父亲赵奢时,那是他是将军,他会亲自捧着饭食伺候吃饭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人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于他的财务全都分给了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了。而现在的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财物都被他带回家里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的父亲呢?而赵孝成王却没有接受赵括母亲的建议。

  我们可以通过赵括的生平,及其他的父母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到赵括其实就是一个毛头小子,一个未经世事的这一个年轻人。赵括由于生长在武将世家,从小学习了兵法韬略,所以略知兵法兵学。再一个赵括由于其父亲赵奢的声望,才有的名气。所以说赵括是一个典型的将二代,或者这是将门之后,是一个将门世家。赵括有的都是虚名,都是理论,而赵括本人没有实学,他也没有实战实践过。所以说赵括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战绩,他也没有带兵打过仗,他没有经过战争血与火的考验。只是因为多看了几本兵书,只是因为听他的父辈们讲过战争的事情。所以说赵括必然就会显得非常的空白空虚空洞,也就是说赵括只能用嘴去说兵法,用嘴去谈论兵事,但是赵括这种人绝对不能直接就去带领军队打仗。我们可以这样去说赵括,赵括可以说是未来将军的一个苗子,他有成为将军的材质。第一个他有遗传基因,他是将门之后,以后有可能会成长为将星将才。第二个赵括由于从小生活在这种将门环境当中,所以说他从小学习兵法,有了这个理论的基础,以后再实践一下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很好的将军。所以说赵括还需要时间的历练,还需要战争的考验。而在这个时候由于赵国在长平之战当中吃紧,又由于受到了秦国的反间计。也就说直接把赵括就送到了战争前线,省略了当中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就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就是实战的过程。把自己的兵法运用到战争当中,产生战绩战功。但是赵括的人生当中却省略了这个过程,没有战绩没有实战,带着自己的兵书和理论直接就去参加长平之战。而且我们知道长平之战,又是秦国与赵国之间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把这么一次重要的战役交给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毛头小子,这是大错特错也。

  不要以为你的父亲是将军,你就也能成为将军。将二代往往不是依靠自己的战功战绩而成为将军,大多数都是因为沾了其父亲的光,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的世卿世禄,代代相传。所以说你要想成为将军,必须要靠自己的学习理论,再加上实战运用,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不然就是误国误民祸国殃民。将军都是成长在战争当中的,都是打过仗负过伤的。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是在书桌前天天读兵法兵书,能成为将军的,那只能是一个军事理论家,或者说你只能成为一个兵论家军论家。我们可以看到廉颇是一个有实战经验的老将军,他在长平之战中所定下的策略完全是正确的。因为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你只能采取防守反击的战略。牵制住秦国的军队,然后打持久战,才能够把强大的秦军拖垮打败。所以说廉颇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他对战争的态势对敌我双方的优劣,看得非常准确而且廉颇也是一个懂得谋战装藏诡道的将军。他不是逞一时之勇,不是意气用事,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用谋战的思想来跟强大的秦军作战,懂得装懂得藏。而赵括由于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急于求成,急于去表现自己,急于建立功业。所以说他就会采取以攻待守的方式急于进攻,从而赵括就不懂得谋战装藏的思想,到最后就中了白起的装藏之术。我们再来看看白起,白起也是一个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一流战将。白起是在故意的使用装长之术,就是装败退,装胆小怯战,从而使得赵括盲目冲动,使得赵军成了骄兵。白起是藏实力,藏谋略,同时也把自己藏了起来,直到打完了长平之战,世人才知道长平之战是白起指挥的。由此就可以看出赵括与廉颇相比差之远矣!赵括与白起相比更是差之远矣!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上的将军。廉颇白起都是经过了无数次战争考验战争实战,从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真正的将军。廉颇白起不光是有名气而且还有战绩,他们不光有理论,有兵法兵学,而且他们还有实践,还有实战实用。正是因为如此廉颇白起才能称为一代名将,而反观一下我们的赵括,他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他只有务虚而没有务实,他只能去评论战争却不能去实战军事,这就导致了赵括纸上谈兵,而不能实战用兵。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