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守备(2)·夜谈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守备(2)·夜谈 (3 / 4)
        明白了,唐无病心中顿时形成了一整套的关系图谱,看来吴牲的到来秉承了朝廷的某种旨意,而且洪承畴也感觉到了其中变化,因此他才可能让唐无病进剿流寇剿得越多越好。而且刘广生说不定也已经变抚为剿了,为吴牲出牌做准备。

        想到这层,唐无病茅塞顿开,试探道:“大人,恐怕刘大人他已经抛弃抚策了吧。”

        洪承畴眼睛一,不动声色看着唐无病,“说说你的判断?”

        唐无病道:“去年就抚的巨除了有限几个,全部旋抚旋叛,朝廷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钱粮,但效果完全看不到。免不了有人挑杨督的不是,那么吴牲的到来未必不是朝廷要对流寇之乱重新作出部署的前奏。无病听说吴大人和刘大人皆出自东林,如果朝廷政策有变,那么吴大人肯定第一时间知会刘大人,而且吴大人为什么要查大人不就十分明显了吗?他是在为刘大人扫清晋升的障碍,甚至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参杨督都未必呢。因此无病以为眼下更不能剿,得让陕北流寇这颗脓包发出来了,才是对大人最好的局面,如此一来,抚策彻底失败,杨督位置不保,而大人剿寇功劳能力都摆在那,只要略施小计,让刘大人那里捞不着功劳,三边之位非大人莫属。”

        唐无病不将历史发展的脉络理出来,但在洪承畴听起来却是另一番天地,朝廷政策有变,洪承畴是早有耳闻,吴牲到来所带来的一系列变故他也暗自推演过,但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但如果刘广生也倒向剿策,那么一切都能说通了。

        这番话让洪承畴犹如醍<灌顶,逻辑上说通了,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洪承畴皱着眉头道:“以无病之见,这段时间应该按兵不动?”

        唐无病道:“正是,但不动的是陕镇,而是延绥,延绥不但要动还要大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境内流寇赶来陕镇好了,让刘大人头疼去吧。”

        都是聪明人,无病说的主意就是让陕镇变成贼窝,让刘广生剿都剿不过来,那么延绥无贼自然是洪承畴的功劳,这一石二鸟之计实在精妙。

        洪承畴点点头,“接着说。”

        唐无病受了鼓励,继续道:“大,陕镇问题在抚不在剿,延绥问题在剿不在抚,陕镇主抚策是对的,因为这里农田条件是可以产粮食的,只是上面不作为,不组织流民屯田从而导致流民越来越多,流寇越来越壮。无病在周围几个村子组织流民耕种,如今已经能有正常的产出,这个证明只要进行有效的组织,流民完全可以回归土地,重新为朝廷纳税。现在朝廷和流寇不过是在抢人而已,有了粮食能活下去,没人愿意做贼,朝廷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

        朝廷和流寇抢人?这又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说法,洪承畴饶有兴趣道:“记得去年跟你去西安,你仿佛对屯田很有兴趣。”

        唐无病道:“是的,无病返乡后,安置流民三千,任千总的时候又安抚混天王手下五千,如今无病也养活着万把人,让他们屯田,壮丁充军。大人也看到了,这也是活人之路啊。”

        洪承畴点点头,“如果每个千总都能活万人,岂有流寇的活路,这就是你与别人的不同,那些粗鄙丘八,除了砍杀,除了吃空饷,除了杀良冒功,谁也想不到那么长远,谁又真正能为国分忧。”

        唐无病道:“只是现在我一个区区千总名不正言不顺,原来都司答应的给我一个团练衔,后来又不了了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