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赶考(6)·程墨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赶考(6)·程墨 (2 / 2)
        这样的题目有时候更考人,小题讲究考量考生的急才和应变,一般破题破好了就成功了一半。周正题目不同,更考秀才的功底,能不能在正题中作出文章那才更有分量。所以从这此题目的出法,可以断定这科考试考的是底气和实力。

        不过截上、截下、截上下等等的小题一般很少出现在乡试以上的考试中,毕竟这种高级的抡才大典,还是比较讲究堂堂正正。这次陕西乡试的考官倒是厉害,来了一个搭截题,而且是两句前后相连,古文没有标点,也不能说他割裂经典。

        七道题正是整个西安城中,数千秀才们梦寐以求的试题。在四书五经,成千上万句中抽出来的七句,从某种程度上,它将决定这些秀才未来的命运。对于科举唐无病还是略有所闻,对于这些题目,在他过去狂抄了半年四书五经中,还有点印象。

        只是唐无病知道题目也没办法啊,他不会作八股文啊。这一下可把唐无病难住了,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找个文采好的读书人,以这几个题目写就文章,然后唐无病一通背诵,进去直接默写就行了。可是唐无病很快否决了这个办法,首先,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泄腾试题的事情,虽然明朝科举舞弊不会杀头,但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枪手不好找,唐无病有些头疼了,一时间想不到其他办法,他这可是捉到鹿儿不会脱角啊。急得秀才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本来对于中试他从不抱希望,可是现在洪承畴将一场富贵硬生生塞到他手里了。人家纯粹是出于爱才之心,但洪大人做梦也想不到唐无病是异时空来客,对八股文是十窍开了九窍,一窍不通啊。

        唐无病的眼睛突然被床边的包袱吸引了,包袱打开一条缝,腾出了两本书。这两本书一本叫“读墨小序”,一本叫“京华日抄”,是唐无病离家时随便扯的两本书,充充门面。可是此时此刻却让他灵光一闪。

        这两本书里面刊载的是程墨与时文,所谓程墨,就是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以为范例的文章。明代以后特指试官拟作者。而时文,就是由各代一些八股文高手,拟就的一些题目所作的文章,其作用也和程墨一般作为八股考试的范文使用。

        程墨是从明朝前期开始就有,到了嘉靖时,民间刊刻试卷和程文之风大盛。因为天下读书人渐渐发现这玩意对于考功名十分有用,大家伙一股脑地去背程墨时文,到了考试的时候一旦题目与背诵过的文章相符,就稍微改改其中一些关节,字句,窃为己有。一般这些示范文都出自名家之手,被看中的机会自然大了许多。特别是明中期以后,乡试后两场考试形同虚设,能否录取就看第一场中的七篇八股文,而七篇八股又主要看首艺,首艺好就基本中的了。所以聪明的中国人想出了这种便捷之道。

        唐无病知道有这玩意之后,立刻想起了现代人考雅思,所谓的“机精”不也和程墨时文一脉相承吗?雅思考试来来去去就那几十套题,聪明的中国人硬生生将鬼子的试题背下来,然后考试时去碰,一旦碰上成绩自然很高,估计鬼子做梦都想不到咱们从老祖宗那里就发明了这种隐蔽却又笨拙的作弊方法。

        这两本书给唐无病提了个醒,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

        怎么差前面一千票了,兄弟们帮我扎起了。投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