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我乃是个猎妖师 (1 / 3)
韦遥与絮儿的交情一直极好,与王爷之子李希楷的关系简淡些,见面皆持礼数。李希楷素喜书画,王爷早年也替他寻了个名师,但囿于所学太广博,本人更专注于经世的学问,执笔时间极少,但他酷喜收藏。
一日,絮儿说哥哥得了两幅圆瑟的画作,来叫韦遥。此圆瑟正是说书人故事里的那个周国的圆瑟,冲着这个传奇名声,韦遥自是要去看看李希楷的收藏。
李希楷取出那两幅画作,一幅小景,一幅窗边少女,真如实景活物一般。当真与一般画风迥异,不见勾线填色痕迹,亦无各家皴染之法,其色彩凝炼,光影自然,极为生动,令人叹为观止。不止技巧,便图画中的恬静之意,惘然情思亦出框而来。细看材料,无论褚石胭脂,花青藤黄,俱掺有胶油辅料,从基础材料革新,确是发前人未可念及之处,开一派先河。
久居富贵乡,学礼仪读诗书,修习道家法门,这让韦遥丰神俊朗,便是一个谦谦公子模样。
韦遥如今出门也不用太过小心,毕竟刺杀那件事过去了四年,以他如今的境界,或许和对手正面厮杀没有任何经验,开溜的底气还是有的,甚至有时出门也不带随从。
今日出门是受程小川之邀,再次去凑望月楼诗会的热闹。这是省试在即,从各地汇集而来的学子的聚会,若是在这些活动中传出诗名,对于今后的仕途是有非常大的助益的。
梁国对考试年龄并无限制,前年便有外郡推荐十四岁少年参加省试入三甲的。但启王和韦初一没有听取程琳建议,未让韦遥参加考试,韦遥泰然安之,并无想法。韦遥参加诗会也就是图个热闹,程小川交游广一些,结交的都是些都城有名的公子哥儿。
前一日诗会,韦遥是和絮儿同去的,絮儿改了个男装混在人群里,这个做法,京都倒也流行。他二人见到两个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其中一个叫秦梧的,人长得粗豪,文辞奔放颇有气概,喝起酒来也很洒脱。
另一个叫余少游,年廿一,却是生得俊逸,平素里喜欢在腰间配一把宝剑,更显英姿勃发。他词句清丽丰腴,一到嘉奉,便名噪全城,勾栏琵琶铮铮声里,圆润宛转的竟都是他的句子。
“潋泪光点点,呓语轻柔,无奈已天明”,“团扇流萤清光冷,粉面素手皓齿白”,“天光清影花雨落,一点朱唇入梦来”,……数量极多,不一而足。
其人虽艳词极多,但在诗会上文辞倒也雅致,才思敏捷,无需斟酌思考,信手拈来,意韵绵长,令无数同辈折服。
似韦遥这等年纪,正是情思初动的年纪,他对余少游凄婉的动情之作自然暗下喜欢,而那些性情出佻的公子哥们更是私下传抄,甚至在风月场上也跟着吟诵几句。
后来辗转打听,余少游竟然是将门之后,其父如今是北方边境裕水城主将。大家了然,难怪余少游一柄佩剑从不离身,从此竟得了“风流剑少”的一个名头。这个名头对于这轮省试来说,却不知是好是坏。
絮儿对余少游的评价是:“也当得起才子的名声,但恐怕以后所有才子的名声都会沾上胭脂气了。”
韦遥说:“我看此为性情中人,怎么看他都那么率真洒脱。”
絮儿笑道:“什么将门之后,沽名罢了,果子哥哥处处谦让,却胜他一筹,明年你不如也报个名,指不定能列一甲,赐进士出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