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一 北风行 第二章 (1 / 7)
宁国,自太祖皇帝承大靖科举制,每三年一度的考试就成了天下文人的一桩盛事,也是天下读书人的一个机会。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虽然大靖开皇创立科考,自诩“天下贤才尽入吾?”,但应试者须得到荐举信才能到洛阳考试。即使到了大宁朝,仍是有些察举的意思。
相比大靖年间被举者为官甚至后不知自己是做什么,太祖皇帝创立了察举人责任制,即推荐官员对应考学子质量负责。这样一来,自然是让更多寒门士子有了和豪门子弟相互竞争的机会。
作为天下读书人暮登天子堂的最大机会,进士一科在学子心目中有着极高地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哪家读书郎没听说过林相当年殿前一举拔得头筹后这句诗,哪家儒生不想酬窗前苦,遂平生志。
但,宁国的科举,更多的功夫还是在考试之外。
拜帖、谒诗、故旧、同门、同族。
推荐既然是公开的,也就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只要走进考场,就是君子之争,各凭本事。
可就是这一年,洛阳城里居然有了考前泄题的这么一档子事。
这事要放在以前,估计传个两三天也就算了。反正题泄不泄的也无所谓,一日三餐比国家大事来的更直接,更贴身。
而且在寻常人眼中,那些学生写拜谒诗不得比考试认真多了。
市井里,只有风流人物凭诗气名动天下,还没听说过几篇策论还传的神乎其神的。
起初大家都没在意,直到礼部下属那个名叫萃英院的地方被围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