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五章 如梦泡影 (4 / 8)
三教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
三大教派,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发源于北燕,昌盛于大唐,扬名于四海。
如果说佛、道、儒三教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简单来说,佛教注重因果,强调的是因果关系。
前世之因,造成了的今世之果。今世之因,必然会造就来世之果。所以说:“菩萨畏因,俗人怕果”。
所以佛说:“众生皆有佛相,皆可成佛”。佛教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都可以离苦得乐,以证佛法。
道教注重自身修炼,强调天、地、人合一,遵循自然天地之道,结合人道。在山中寻找自然幽静的场所,以清净无为为念,通过打坐、诵经,以导气、内观、辟谷、内外丹等多种方式,以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道教避世修行为主。但逢乱世,道教则心怀天下,以下山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儒教注重修身,以读圣贤之书明理,以做圣贤为人生目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积极参与社会各种事物,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修身立命。追求功名富贵,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则和行事规范,强调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儒教主要为入世修行。
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佛教重在自觉,道家重在自悟,儒教重在自省。
在枯叶寺的寺院里面有一通碑,叫《“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非常珍贵,碑上除了文字之外,还刻有一幅图,从正面看是一位出家僧人,再仔细看一看,实际是三个人,右面是儒家孔子像,左面是道家老子像,两位老人侧身对坐谈佛论道的形态合成佛祖释迦牟尼正面形象,三人共有一张嘴,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图”,正所谓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象征着佛、道、儒在七星大陆上的融合。
这也充分说明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和儒教,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利益大众、如何追求人间正道的文化。
正因为佛道儒之间的关系有深有浅,联系之中,有相通之处,却又有极大的不同,三教合一还尤有重此轻彼之处,但是三教并行,难度之大寻常修士想都不敢想。
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