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城门胥吏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城门胥吏 (2 / 2)
        年轻士兵说着说着就拽起了汉子的衣角,示意他后退,可汉子却摆了摆手,皱眉道:“此子体魄虚弱,手脚纤细,没有武功在身,绝不可能是叛军细作。而且看他的模样,分明是力竭虚脱的状态,并非是得了瘟疫病症,倒像是饿极了。县令大人说过,自去年开始,我江南道西部便有十数个州县旱灾严重,百万亩土地颗粒无收。淮南道、山南道等地均有波及,此人,也许是逃荒过来的难民。”

        “唉,不管是细作也好,难民也罢。禄哥,咱就是个小小的城门守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否则,但凡有个万一,我屠二柱丢了饭碗,杀了头事小,但坏了禄哥你的前程事儿就大了。何况,禄哥你好歹还在统军府有个户籍名册,身上又有战功。我呢,就是个托关系混口饭吃的小啰啰。一出事,还不是得我来背锅啊?禄哥,您就发发慈悲,可怜可怜小弟,关门回家睡大觉行不行?”

        年轻士兵一通苦水,却见汉子无动于衷,又立马唱起了哭腔,挤眉弄眼的,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再说了,即便他真是难民。可这年头各地的藩王、世家、江湖豪杰,那么多人起义讨伐二世皇帝,落难的,饿死的到处都是,咱救得过来吗?禄哥,你可别忘了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要照顾。说句不好听的话,要真出点什么事,我屠二柱大不了跑路就是了,你禄哥呢,放得下吗?”

        年轻士兵倒也是情真意切,说完话的时候,眼角依稀还有些泪痕。不过汉子依旧摇了摇头,让开了身前的路,示意落魄“少年”进城。

        看着少年摇摇晃晃,脚步轻飘,缓慢离去的背影。年轻士兵摸着脑袋叹息不已,埋怨汉子多管闲事。不过汉子依然视若罔闻,目光坚定。

        当那少年就快入城时,缓缓转过身,朝汉子看了一眼,随后才消失在了漆黑的门扉之后。

        “柱子,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让他进城吗?其实你说的对,如今这天下并不太平。叛乱、瘟疫、灾荒,每天都有人死,每天都有人在逃。可那又如何?天地浩大,又有几处桃花源是能让所有人藏身,能让所有人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很少很少,太少了……”

        汉子手按跨刀,目光从城门上的大字,逐渐望向夜空。乌云蔽月,清明时节,总会有细雨纷纷。

        屠二柱不以为然,伸手打了个哈欠,正要继续埋怨两句,却见那汉子猛然转过身,凝视着自己。

        “我让他入城,是因为我深知性命之珍贵,活着之艰难。你不曾经历过战争,根本不明白战场的残酷。两军对垒,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顷刻间,说没就没了。什么马革裹尸,魂归故里,那算是命好的。当兵者,十之八九,往往身首异处,暴尸荒野,沦为野兽腹中之食。我当年为何要去当兵?为何要反隋帝?不是我陈禄喜欢打仗杀人,也不是想建功立业。只是不忍看百姓疾苦,民不聊生罢了。”

        “如今,改了朝代,变了皇帝,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了,却又有那么多人站出来闹。恨不得闹个天翻地覆,杀个血流成河。人命在他们眼中,如蝼蚁蚍蜉,比那路边的野草还要卑微。就拿咱们的县尉大人来说,武功高,家世好,可曾视我鄮县百姓为人?若不是有县令大人压着,小小鄮县,早就鸡飞狗跳了。上位之人如此,我等若再如此,那天下百姓还有何盼头?”

        汉子陈禄越说越是气愤,握着刀柄的手背青筋暴起。屠二柱见了这股气势,吓得缩了缩头,随即四下张望了片刻,连忙上前作了个“嘘声”的动作。

        “禄哥你小声点,这话要是被咱那县尉大人听了,指不定要怎么整你呢。唉,说来说去,还不是怪这世道凶险,人心不古吗?除非生来命好,出自帝王贵胄之家,否则谁都得低头弯腰过活。我算是想明白了,不争不抢,安安稳稳的混口饭吃,再找个小媳妇过日子,比啥都强。”

        “哼,你这么想,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柱子,你给我记住了。曾经的秦王二公子,如今的大唐皇帝陛下,宅心仁厚,勤俭爱民,有经天纬地之能。在他的治理之下,我们大唐一定会越来越好,这天下,这世道,也一定会越来越安稳。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连我们这些底层的胥吏都视百姓为猪狗,朝廷做的再好,亦无用处。如果连我们都在得过且过,那么这天下,依然是那个天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陈禄,虽人微言轻,可我就是看不惯这样的世道。至少,我陈禄,应该为鄮县的父老乡亲,为越州的百姓,说一句话,拔一次刀!”

        寒芒出鞘,罡风卷草!

        谁又知这小小的鄮县,藏了多少猛虎,蛰伏着多少潜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