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天下一清风 (1 / 3)
神都擂台赛过了半数,决胜出十五名优胜者,除了前五名贵公子,后十名的江湖英豪都住进了庙堂鸿胪寺提供的庭院。晟朝庙堂鸿胪寺专门负责外交礼仪,为了六十天的擂台挑战赛,分出一班官员,专门应对江湖豪杰。
擂台的观战区域多了一个特殊的少年,目光炯炯,聚精会神,目光盯着擂台上的比试。擂台下的观众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观众是纯粹看不懂,只图一个热闹,擂台上有人打得出彩就会喝彩,擂台上有人打得难看就会喝倒彩。他们也不认识挑战者和守擂者姓甚名谁,也不了解挑战者和守擂者的出身门派,更不知晓挑战者和守擂者的功法路数,只想消磨闲暇时间。第二类观众是略微懂得一些,对于修行是心向往之,也有一个飞天遁地的梦想,看到擂台的比赛会勾起内心的狂热,也会有愤怒,也会有称赞。
第三类观众就是江湖高手和世子身边的门客们,他们如蛰伏的黄雀,不等到最后一刻不会登上擂台,没有看穿守擂者的弱点或者负有极强的自信心不会一展身手。朱融、姜潮之就是此等人,他们等待多时,击中守擂者的弱点,一举拿下擂台赛优胜者的名额。
特殊的少年不属于这三类,他是纯粹看不懂,却在努力地看懂擂台双方的招数,在脑海内拆解他们的招数。擂台比试的一招一式皆有定式,一旦化为定式就会有破绽。
一招定式,寻常人和得道者用出必定是两种不同的风采。
围观擂台的吃瓜群众大多是神都的百姓们,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混了个十几天也会有些面熟。他们从来看到过一名少年会对擂台赛如此痴迷,这名少年竟然一看就是十天。这名少年的站位甚是巧妙,是群众站位的最边角,极为靠近记录擂台情况的吏部官员,拥有一处非常开阔的视角,恰好可以看到擂台赛的全貌。
几名青皮流氓有些羡慕少年的站位,不敢在吏部官员的面前挑事,悄无声息地走到少年的附近,打算直接挤走少年。五六个魁梧大汉,还挤不走一个毛头小子吗!
青皮流氓刚走到少年的身边,还没有来得及挤走少年,就吃到羽林军的鞭子。青皮流氓叫苦不迭,几次尝试,都被羽林军赶走,再也不去羡慕少年的站位了。
羽林军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青皮流氓有寻衅滋事的记录,故意靠近吏部官员,有着心怀不轨的意图。青皮流氓唯有陪出笑脸,再也不敢靠近吏部官员一步。
这名少年一看就看了十天,可以观战的时间都会站在吏部官员的附近,双眼炯炯有神,看中看着擂台双方的招数,脑海内却在拆解他们的招数,或是在思考能否有更加精妙的招数。相同的招数,普通人和得道者使出自然是不一样。
空有宝山而不知如何使用,无异于纸上谈兵。心中藏有四海,下场一战就死,岂不是令人贻笑大方。
师效法除了在第一天陪同儿子观战,接下来就回到衙门,照常点卯,处理公文。帝国疆域陡然扩大,耗费数十年才消化各地风土人情,整合帝国上下的官员,拿出一套合情合理的方案,消化庞大的官员人数。旧西蜀占有两个州府,依靠天险自立一个王国,庙堂争斗五十多年没有平息。旧西楚占有三个州府,临近大海,还有天湛江,可谓是偏安一方,庙堂争斗从未停止。
中原九国,最小王国当是旧西蜀,只占有两个州府,依靠天险自立王国,建立一套完善的庙堂结构。三师、三公九卿、大将军,杂号将军、各地刺史、各级衙门一个不少,品阶在四品之上的官员都会到王城的宫殿议事,人数最多时足足有两百多人。旧西蜀王族只能认得几名心腹,连六部尚书都认不全,更不知晓边军人数。旧西楚虽不及旧西蜀糜烂,官员臃肿也是一大问题,挂着一个清贵爵位的王公贵族不再少数,手无缚鸡之力,偏偏欺男霸女极有精神。仅在天湛江一线,握有实权的杂号将军数十名,挂着一个清贵爵位的将军也有数十名,这可就苦了记录军中方略的长史,每一次要去发布命令,都要去辨认真正的领兵之人,担不起贻误军机的罪名。挂着清贵爵位的贵公子不用上沙场,该领的俸禄一份都不能少。
晟朝一举平定中原九国,也体会到冗官冗兵冗费的苦头,尤其是吏部官员。
对于冗兵的害处,旧西蜀大将军更是深有体会,庙堂争夺数十年,手握精兵数十万,最后关头竟然在五天之内,既不能去支援一字涧,也不能去回防炅阳道,无奈之下回到木马阁,眼睁睁地看着旧西蜀王族的投降书传遍旧西蜀的境内,最终成就了镇北王的功绩。
当时的吏部官员忙碌了半年之久,才整理出帝国上下的官员名册,吏部尚书劳心劳力。差一点就因公殉职,幸好被皇宫太医救回了一命。正当帝国吏部对如此庞大的官员人数发愁的时候,似乎是上天怜悯世人,出手帮助了陷入泥沼的吏部官员。
旧西楚等国的贪官污吏莫名其妙地遭到了各种暗杀,或是死于马匪劫道,或是死于船只触礁,或是死于一场风寒,或是死于寿终正寝。旧南塘的一名贪官早有察觉,召集族人,修建堡垒,训练私兵,日夜都有巡逻岗哨。这名贪官曾在旧南塘官至吏部尚书,家中古玩字画无数,据说还藏有一座银山,吸干了旧南塘的命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