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从另一个角度嗅到了商机 (2 / 3)
“临江工业园区贷款的事情,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具体原因很多。大家没有从问题的实质去分析问题,只看表面现象,径直就是盲人摸象,这不合理。我认为,他们将那事的责任,强加到我的头上,是不公平。我们怎不能头痛医脚吧?”
“这些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秦慕容同志。但是,大家现在对贷款事情的搁浅,是怨声载道,我们就是有浑身解数,也难平众怒啊。冯副县长回县里了,仍然也没有能平息众人心中的怨气。这事情啊,你可不能抱怨诸位领导。这样吧,县外贸局的李局长打来电话,要我支援他一位能用英语直接与外商对话的人才。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你的英语水平很不错,口语水平也还勉强过得去。先过去,一边干,一边练一练。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搞活商品经济。我们的工作重点都应当转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不被社会所淘汰。”
秦慕容没有做太多的考虑,就点头答应了。林秀英办事效率似乎很高,只要秦慕容做了简单的工作交接,就开了一张调令,交给他了。
在临江工业园区,工作到这样的境界,秦慕容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走吧。他手里拿着调令,内心感慨万千。曾经,他怀揣着无限的希望,千里迢迢,返回到故乡。是曾想,既然学有所成,就应当将自己所有的学识,全部贡献出来,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竟无用武之地。从县委机关淘汰出局,沉到临江工业园区。现在,又从工业园区淘汰出来,几乎就要沦落到被裁员下岗的地步。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的被时呢?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难道是我没有勤奋努力?还是我的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上帝啊,赶快给我一个启迪吧,我眼下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才是最合适的呢?
秦慕容带着一路的焦虑,抱怨,疑问,反思和求索的思量,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崔瑞正将临江工业园区的名称,做了一个概念性的改变,增加了“工贸”两个字,使得临江工业园区变成了临江工业工贸园区。这实际上,是对园区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的改革。他的道理既简单,又直白。可是,他所献的这一计策,确实很实用。他向领导夸下海口,如果领导能同意他的这个建议,他既不要财政拨款,也不需要银行贷款,只需要给个政策,他就能将这个园区干起来。保证政府有税收,市民有充分的就业岗位。他说,就目前形势而论,我们的工作重心,不是要盲目地扩大产能,而是要加紧疏通商品的流通渠道。领导虽然没有下文。但是,他们还是默认了。
崔瑞正在县城了打出了第一张广告牌。嚯,立刻在全县城引起了轰动性的效应。崔瑞正没有低估那些长久处于贫困之中的人们,那样一股渴望迅速致富的迫切心情,人们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来到临江工业工贸园区,只是为了想买一间商铺。那些商铺在哪里呢?还在一张张蓝色的图纸上。但是,人们顾不得这些,都在托关系,找熟人,请崔瑞正确保留一间商铺给他们。
秦大亮从另一个角度,嗅到了商机。他买了一辆崭新的黑色桑塔纳轿车,手拿着一部大哥大手机,带着李大佑和王智勇,来到临江工业工贸园区,找秦慕容。他们走进园区的办公室,大呼小叫地到每个办公室去问:“嗨,领导,请问我老叔秦慕容的办公室在哪里啊?”
有的人,假装没有听见。有的人,待理不睬地说:“到楼上去问领导。”
崔瑞正站在自己的办公室窗前,双臂抱在胸前,沉思着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或然,他看见有一辆轿车进入园区,这使得他的注意力像浮云一样,漂浮不定起来。在这个县城里,人们的代步工具,仍然保持着骑自行车的习惯,这是哪位土豪,开着轿车,到我这里来炫富了?还是哪位大老板想来我这里买商铺呢?他想看个究竟。猛然间,有一个念头,闯入他的脑海里:那么多的人,怀着这样急迫的心情,想来买商铺。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先收些定金呢?这样我们不是可以边卖边建了吗?对,对,我看这办法可行。
崔瑞正原先想请那些国营建筑公司先行代建。可是,那些国营单位的领导都坚持要求在合同签订后,就要支付定金和备料款。现在,他这个构思如能变成了现实,那么支付定金和备料款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秦大亮走上二楼,看见一间宽敞的大办公室。伸头一望,横在办公室中间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张大办公桌,很大,都有他晚上睡觉的床那么大,气派,豪华,和在街头录像厅里,看见的香港大亨的办公桌椅一样。崔瑞正正襟坐危地坐着那里,上身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头发是油光滑亮的,神奇极了。秦大亮暗暗心想,我要是混到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崔瑞正的心思里面,正在等着这个人呢。现在,他正探头探脑地在张望,他就主动说:“你们找谁啊?”
“找我叔,秦慕容,听说他调到这里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