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雄 (二)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英雄 (二) (4 / 5)
        李尧低着头,鼻子几乎扎到了面前的酒杯里,用极低的声音说道:“这话,无论如何不能外传的,否则,影响的不止是皇上。他们把人头都提来了,我能说,不是我干的么,只好点齐了兵马去围困朵**兵的大营,同时给皇上和郭大人送信”!

        当真相揭开时,人们才发现,其实关键时刻发生的那些影响全局的事,没有想像得那么复杂。有些事情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陈亨死了,武安国顺利到达燕王驻地。至于那个团长,李尧不说,大伙也不猜他是谁。有心的人去查一查那以后升职最快的原骑兵第一师的团长,或者无故退役的骑兵第一师团长,肯定能找到此人的名字。

        “其实在那以前,天下大势已经定了。只是咱们这些局中人看不清楚罢了。即使没我手下那一击,陈亨也得不了手,你们想想,自从咱们认识了武公,他做的事,有人能预料得中么。”李尧抬起头,笑着对众人说道,脸上有带出了一代名帅特有的豪情,“连他下一步要干什么,都推测不到,姚广孝凭什么和他做对。太祖皇帝不敢杀他,安泰皇帝不敢杀他,不都因为此么?你们想想后来的事,再想想我说的话,就明白了。我总觉得,武公不是个普通人,他的见识,至少比咱们远了几百年。所以在那以后,我就跟定了他,绝不回头”。

        武安国不是普通人,这是军中诸位老将的一致见解。当年燕王带领大伙迎接武公归队时,大伙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比我们大家见识远了几百年,李尧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燕王朱棣在最后一刻选择了条最有利的路,也许就是因为在当时,他顿悟了这一点。反正,当他率领大军出迎武安国时,重新赢得了整个六省军队的尊重。也向郭璞等人展示了他自己的能力和威望。

        后世有史学家经研究后得出结论,李尧击杀陈亨,从当时的政局来分析,收益最大的不是武安国和郭璞,而是燕王朱棣。

        千营共一呼,远远的,朱棣看到武安国的战马,听到了身后山崩海啸的欢呼声。一时间,他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救命恩人和老师看上去还是那样英姿勃发,岁月和磨难让他衰老,却没有压垮他的脊梁。相反,那双历经风霜后的眼中,焕发出一种难言的深邃,一眼,仿佛就看到了你心里去。

        “武兄”,燕王朱棣张开双臂,仿佛当年二人在怀柔城外射猎归来,语调里充满热情。

        “燕王殿下”,武安国在马背上右手按胸,端端正正行了一个震北军军礼。然后向诸位弟兄施礼,一如当年在北伐军中。

        “敬礼”!不知谁带头大喝一声,燕王,郭璞,李尧,朱能,三军将士手按胸膛,同时还礼,然后,发出一声欢呼。四野震动,猎猎大风吹动战旗,呼啸相和。

        在众人簌拥下,武安国走进军营。所到之处,引发阵阵欢呼。此情此景,让他激动不已。六百年的智慧,自己凭借多出的六百年智慧看这个世界,自然选择与众不同。但无论在任何年代,人们对平等和尊严的渴望,始终如一。

        欢宴,豪饮,比试,放歌。那一天,整个六省联军大营,心甘情愿地为一个人运转。整个国家,目光被一地的微妙变化所吸引。

        几只信鸽在真定城外一个农庄里飞上天空,迅速消失在南方的白云下。几天后,老将耿柄文将几路整装待发的兵马全部撤回,皱着眉头采取了防守姿势。半夜里,亲兵听到老将军沉重的叹息,大伙跟着心情沉闷,这道防线,眼看保不住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

        尉州,一骑红尘追上大将林心武。接过信使手中的密报,大将林心武快速扎营,招集全部将领参加会议,会后,这支人马打着增援六省立宪的旗帜进入美屿所,借道向南,十多天后在真定与自卫军汇合,一同挥师南下。

        西北,大将蓝玉长出一口气,调集全部人马向西进发,将贴木儿在西域的势力挨个拔出,顺带着以屯垦的方式,建立起一座座城市,西行的商队迅速跟上军旅的位置,将各种日用品和珍宝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